[发明专利]基于二维加权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的雷达目标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67886.3 | 申请日: | 2020-10-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9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 发明(设计)人: | 芮义斌;李雨航;谢仁宏;李鹏;高进盈;高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8/20 | 分类号: | G06F18/20;G06F18/213;G06F18/10;G06F18/214;G06F18/21;G06N3/0464;G06N3/047;G06N3/082;G06N3/084;G06F17/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二维 加权 卷积 神经网络 雷达 目标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二维加权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的雷达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造加权残差卷积神经网络,包括十层加权残差模块、五层卷积下采样层、一层最大池化层以及两层全连接层,其中每一层卷积下采样层后接两层加权残差模块;加权残差模块先使用1×1的卷积核降低输入信号的通道维度,之后分别通过三种不同尺度的卷积核进行特征提取,使得该模块能够提取不同感受野下的特征结构,并使用加权求和的方式进行特征融合;三种卷积核的尺度分别为3×3,5×5,7×7;
步骤2、基于Toepliz矩阵,将一维雷达信号构造成二维数据平面,实现算法为:
设原始数据为:f(n)=[f0,f1,…,fm],n=0,…m;
其中f0,f1,...,fm是地面侦察雷达信号进行FFT变换后得到的雷达频域信号,m=1024;
则经过Toepliz矩阵后变为:
步骤3、把上述经过步骤2处理好的数据,按照一定比例生成训练集和测试集;
步骤4、将生成好的训练集放入步骤1构造的网络中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模型;
步骤5、利用测试集对训练后的模型进行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维加权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的雷达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具体为:将步骤3中所得到的训练集数据作为输入,放入到步骤1中的网络进行训练,训练所采用的优化器为Adam Optimizer,所采用的损失函数为Sparsecategorical cross entropy。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78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