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G基站供电电源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67489.6 | 申请日: | 2020-10-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0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 发明(设计)人: | 邵银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艾伯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杨志胜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站 供电 电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5G基站供电电源,其应用于5G基站,所述供电电源包括:第一级比较单元、第二级比较单元、缓冲单元、速率调节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级比较单元、第二级比较单元、缓冲单元和速率调节单元依次连接,通过速率调节单元输出给5G基站的负载,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级比较单元和所述缓冲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5G基站供电电源。
背景技术
当前世界各地对于5G技术的研发热度很高,国内外各主流标准化机构都已经认识到现阶段5G技术发展的迫切性,并制定了相关的5G研发计划。从4G到5G,用户需求不断提高,室内外数据业务大幅度拓展,载波频率也将大幅度提升,传统宏基站显得越来越无力应对,在未来的5G时代,基站必然会大规模成为主流。
在5G的关键技术中有一项叫作高密集组网的技术,它的开发目的就是为未来的5G时代基站的大范围部署做准备,因此5G时代的到来会真正意义上带动基站的爆发式部署,然而5G基站由于部署得非常密集,且通信速度快,内部布置的电子设备也非常精密和数量巨大,如何满足基站电子负载的稳定,是针对5G基站进行稳定供电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5G基站供电电源,其应用于5G基站,所述供电电源包括:第一级比较单元、第二级比较单元、缓冲单元、速率调节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级比较单元、第二级比较单元、缓冲单元和速率调节单元依次连接,通过速率调节单元输出给5G基站的负载,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级比较单元和所述缓冲单元。
所述的5G基站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具体包括:开关管M1-M28、电容C1-C3、电阻R1-R5,所述开关管M1-M2的第一非可控端连接输入电源Vin,开关管M1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的可控端,开关管M1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3的第一非可控端和开关管M3的可控端,开关管M3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2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的可控端、开关管M4的第一非可控端和电容C1的第一端,开关管M4的可控端连接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开关管M4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6的第二非可控端和开关管M5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5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5的可控端连接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开关管M7-M8的第一非可控端连接输入电源Vin,开关管M7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8的可控端和、关管M7的第二非可控端和开关管M6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6的可控端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开关管M6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4的第二非可控端和开关管M5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8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9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10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18的可控端,开关管M9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3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13的可控端,开关管M9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11-M12的第一非可控端连接输入电源Vin,开关管M11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12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11的第二非可控端,开关管M11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10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10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12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13的第一非可控端和开关管M19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13和开关管M19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19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3的第二非可控端、开关管M22的第一非可控端和电阻R5的第一端;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输入电源Vin,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开关管M15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14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14的可控端连接控制单元的第三输出端,开关管M14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电流源I2的第一端,电流源I1的第一端连接输入电源Vin,电流源I2的第二端连接开关管M15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16的第一非可控端和开关管M17的可控端,开关管M15的可控端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开关管M15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电阻R4的第一端和开关管M16的可控端,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开关管M17的第一非可控端连接输入电源Vin,开关管M17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18的第一非可控端、电阻R1的第一端、电容C2的第一端、开关管M20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25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18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电流源I2的第一端,电流源I2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的第一端,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2的第二端和电阻R2的第一端,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开关管M20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5的可控端,开关管M20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1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21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22的可控端,开关管M21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23-M24的第一非可控端连接输入电源Vin,开关管M23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4的可控端,开关管M23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2的第一非可控端和电阻R5的第一端,开关管M22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1的可控端,开关管M22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24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4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27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27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27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8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28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28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6的可控端,电流源I3的第一端连接输入电源Vin,电流源I3的第二端连接开关管M28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25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5的可控端、电容C3的第一端和开关管M26的第一非可控端,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5的第二端接地,开关管M26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艾伯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艾伯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74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