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监测A0 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66882.3 | 申请日: | 2020-10-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1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东;王义鹏;费丽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白象新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1/50 | 分类号: | C09D11/50;C09D11/108;C09D11/107;C09D11/103;C09D11/03;A61L2/28;A61L2/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200 北京市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监测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监测A0值的化学指示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属湿热消毒效果化学监测技术领域。该化学指示油墨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连接料10‑25%;溶剂30‑50%;显色剂0.5‑2.0%;碱性助剂1‑5.0%;填充剂1‑3.0%;增稠剂1‑10%。制备方法:将上述活性成分放入研磨机中充分研磨成均匀分散的油墨,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将指示油墨印刷到防水耐高温的基材上,经过烘干后,得到A0值化学指示卡。本发明提供的湿热消毒效果化学指示物通过颜色的变化来判断A0值是否达到要求,进而判断湿热消毒是否合格。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化学指示油墨易被氧化、显示不准确、不耐高温且含有有害重金属危害环境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指示油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监测A0值的化学指示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湿热消毒效果化学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湿热灭菌法是指用饱和水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以高温高压水蒸气为介质,由于蒸汽潜热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最终导致微生物的死亡。A0值是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指当以Z值表示的微生物杀灭效果为10K时,温度相当于80℃的时间(秒温)。A0值600是复用清洁工具消毒的最低标准要求。RKI(德国RobertKoch机构)曾在1999年提出,对于杀灭目标为细菌,包括分支杆菌、霉菌和耐热病毒的消毒程序,A0值规定为600,对应80℃/600sec=10min和90℃/1min等。若要保证对耐热病毒,如乙肝病毒HBV的杀灭效果,应选择消毒级别更高的程序,A0值为3000,对应90℃/5min等。建议对手术器械普遍应用该类程序,该标准在欧洲热力消毒标准制定方面影响广泛。随着消毒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的清洗消毒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清洗消毒器中的热力消毒是利用热水的喷淋冲刷对待消毒的物品进行消毒。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5min,或者A0≥3000;消毒后继续灭菌处理。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1min,或者A0≥600。A0值作为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在现有技术中,主要是利用物理方法进行计算,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因素会对其产生影响,如器械装载量、喷臂的运转速度、水温等,这些因素会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而且现有灭菌器有的含有强氧化剂,比如过氧化氢灭菌器等会使常规化学指示卡因被氧化而变色,会导致灭菌结果显示不准确。此外,还有化学指示油墨耐不住高温,有的甚至含有重金属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因此,如何制备出一种显示稳定且对环境无危害的监测化学指示油墨,是湿热消毒效果化学监测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测A0值的化学指示油墨,解决传统化学指示油墨易被氧化、显示不准确、不耐高温,且含有有害重金属危害环境的问题,本发明同时还提供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监测A0值的化学指示油墨,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
连接料 10-25%;
溶剂 30-50%;
显色剂 0.5-2.0%;
碱性助剂 1.0-20%;
填充剂 1.0-3.0%;
增稠剂 1.0-10%。
其中:
所述的连接料为聚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丙烯酸酯树脂、酚醛树脂、聚酯树脂或聚酰胺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溶剂为丙二醇二醋酸酯、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乙二醇二乙酸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物。
所述的显色剂为溴甲酚绿或者中性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白象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白象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68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