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絮凝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66413.1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8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胡佳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翌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56;C02F1/5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絮凝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生物质絮凝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质活性炭、聚氧化乙烯、硅藻土、明胶、壳聚糖,其中,以质量份数计,所述生物质活性炭为14~21份、所述聚氧化乙烯为4.5~7份、所述硅藻土为8~12份、所述明胶为4~6份、所述壳聚糖为3.5~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质活性炭,其制备方法包括,
将干燥入侵植物颗粒在隔绝空气的电阻炉中经700~800℃的高温炭化40~60min,保持温度并加入水蒸气、空气按照体积比为1:2的混合气体中,进行氧化活化90~120min,活化完成并冷却后用去离子水洗涤25~35min,再在120℃干燥箱中烘燥2h,即得到生物质活性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入侵植物颗粒是以表面洁净并晒干的入侵植物全株经药物粉碎机粉碎后,浸渍于氯化锌溶液中24h,再过滤并将滤渣于80℃下干燥2~3h所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化锌溶液浓度在37~43%,氯化锌溶液与入侵植物颗粒的浸渍比为3:1~3.5:1,干燥入侵植物颗粒的粒径范围为250~650μm,平均粒径为380μm。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所述生物质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侵植物种类包括,紫茎泽兰、一枝黄花、孔雀草、紫苜蓿、铜锤草、凤眼莲、空心莲子草、尾穗苋、银花苋、天芥菜、王不留行、胜红蓟、田春黄菊、钻形紫菀、马樱丹中的一种或两种及其以上的组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氧化乙烯的分子量范围为2×106~3×106,熔点范围为97~1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藻土粒径范围为15~60μm,平均粒径为28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聚糖的脱乙酰度90%,其粒径范围为18~70μm,平均粒径为32μm。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质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将4.5~7份聚氧化乙烯加热至115℃,使其熔化,再在5min内向其中缓慢加入14~21份生物质活性炭,边加入边以135~165rpm的速度搅拌均匀,搅拌过程中不再加热,当温度降到95~100℃时调节搅拌速度为600~700rpm,直至冷却到室温时停止搅拌,得到平均粒径约400μm的球粒;
将4~6份明胶、3.5~5份壳聚糖加入到85~95份去离子水中,边加入边使用高速搅拌机在340~380rpm下搅拌15~25min,维持搅拌并在5min内向其中缓慢加入8~12份硅藻土,得到不透明胶状物;
最后把球粒缓慢加入至不透明胶状物中,在15min内加热至95℃,同时以260~290rpm的速度不断搅拌,待95℃保持25~35min后,停止加热,并调节搅拌速度为560~660rpm,15min后停止搅拌,即得生物质絮凝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翌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翌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64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