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6309.2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5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黄韦铭;刘化勇;罗飞龙;羊小亮;郑博文;瞿月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32 | 分类号: | A47J36/32;A47J47/10;F25D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汪海屏;王淑梅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烹饪 设备 及其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的控制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烹饪设备包括:锅体;加热件,被配置为对锅体制热:制冷室,用于存储制冷介质;制冷件,被配置为对制冷介质制冷;输送部,与制冷室相连通,并被配置为输送制冷介质以通过制冷介质对锅体制冷;控制装置,与制冷件和输送部相连接,并被配置为:在烹饪阶段控制制冷件运行。本发明提出烹饪设备,在控制加热件对锅体加热的过程中,控制制冷件运行,并使得制冷室预先存储一部分冷量;在后续对锅体降温的过程中,在满足对锅体制冷降温的前提下,可控制制冷件以较低的功率运行,进而达到降噪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的控制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烹饪设备的功能要求也有所提高。相关技术中,一部分烹饪设备可以实现对食材的低温保鲜,但常见的制冷方式通常是控制降温组件全功率运行,烹饪设备的工作噪声较大,影响用户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锅体;加热件,被配置为对锅体制热:制冷室,用于存储制冷介质;制冷件,被配置为对制冷介质制冷;输送部,与制冷室相连通,并被配置为通过制冷介质对锅体制冷;控制装置,与制冷件和输送部相连接,并被配置为:在烹饪阶段控制制冷件运行。
本发明提出的烹饪设备,锅体形成有烹饪腔,烹饪腔可用于放置待烹饪的食物,加热件运行为锅体供热,进而加热烹饪腔内的食物。制冷室可用来存储制冷介质,制冷件运行可对制冷介质制冷,输送部件运行可输送制冷介质,进而通过制冷介质对锅体制冷,控制装置与制冷件和输送部相连通,并可控制制冷件和输送部工作。
具体地,在烹饪设备工作过程中,在烹饪阶段,控制装置控制加热件运行,进而加热处于烹饪腔内的食物;与此同时,控制装置控制制冷件运行,并控制输送部停止运行,在制冷室预先存储有一部分的冷量。在烹饪完成后,可直接利用预先存储在制冷室内的冷量对锅体制冷,进而有效降低锅体内的温度,制备冰凉食物。此外,由于在烹饪阶段已经预先在制冷室存储有一部分冷量,保证了烹饪完成后需要制冷件制备的冷量明显降低。因此,在后续对锅体降温时,可直接利用之前存储的冷量对锅体制冷,进而可控制制冷件以较低的功率运行,有效降低了制冷件的工作噪声。
也即,本发明提出烹饪设备,在控制加热件对锅体加热的过程中,控制制冷件运行,使得制冷室在烹饪阶段预先存储一部分冷量;在后续对锅体降温的过程中,在满足对锅体制冷降温的前提下,可控制制冷件以较低的功率运行,进而达到降噪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输送部包括:冷却部,与制冷室相连通,被配置为对锅体制冷;驱动部件,驱动部件的进口与制冷室相连通,驱动部件的出口与冷却部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输送部包括冷却部和驱动部件。其中,冷却部与制冷室相连通,驱动部件的进口与制冷室相连通,驱动部件的出口与冷却部相连通,驱动部件运行可将制冷室内的制冷介质驱动至冷却部中,并保证制冷介质在冷却部内流动。
具体地,冷却部可设置在锅体的内部,或设置在锅体的外部。当驱动部件运行时,制冷室内低温的制冷介质在冷却部内流动,进而不断地与锅体或锅体内的食物进行换热,降低锅体内食物的温度,实现制冷。也即,在该技术方案,可通过水冷的方式实现对烹饪腔的制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63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