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预防颗粒杂质侵蚀叶片功能的节能泵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6065.8 | 申请日: | 2020-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3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季忠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忠炜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29/22;F04D29/62;F04D29/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预防 颗粒 杂质 侵蚀 叶片 功能 节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预防颗粒杂质侵蚀叶片功能的节能泵,包括泵壳,泵壳的内腔上下壁分别设有第一动力箱和第二动力箱,所述连通管的外侧上下分别设有与泵壳相配合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靠近第二隔板的一端呈圆形阵列贯通连接有若干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隔板靠近第一隔板的一端呈圆形阵列贯通连接若干于第一连通孔相配合的第二连通孔,相邻的第二连通孔与第一连通孔之间设有滤芯组件;整个抽水作业过程中,通过滤芯组件过滤掉水中的固体杂质,能有效的避免水中的固体杂质侵蚀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能进一步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且通过滤芯组件对水进行有效的过滤,去除固体杂质,能有效的提高水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预防颗粒杂质侵蚀叶片功能的节能泵。
背景技术
泵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泵通常可按工作原理分为容积式泵、动力式泵和其他类型泵三类。
节能泵不同于单一变频等其他节能技术“以降低效率、达到低能耗”,它解决了热油循环系统普遍存在的“高能耗、低效率”的技术难题。节能泵与普通油泵相比,具有高效益、低噪音、无振动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泵的叶轮在高速旋转中与水中的固体颗粒杂质直接发生碰撞,使得固体颗粒杂质不断的侵蚀叶轮,导致泵的使用寿命较低,难以满足现代稳定工作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预防颗粒杂质侵蚀叶片功能的节能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预防颗粒杂质侵蚀叶片功能的节能泵,包括泵壳,所述泵壳的底端固定连接动力电机,泵壳的内腔上下壁分别设有第一动力箱和第二动力箱,所述第一动力箱和第二动力箱之间通过连通管贯通连接,所述第一动力箱的侧端贯通连接连通孔,所述第二动力箱的一侧贯通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第二动力箱的一端贯穿泵壳的侧壁并悬伸在外侧,所述连通管内设有传动轴,连通管的轴线与传动轴的轴线重合,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贯穿第二动力箱的底壁和泵壳的底壁并转动连接在动力电机上,传动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泵壳和第二动力箱上,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座转动连接在第一动力箱的内腔壁上,传动轴上套设有与第二动力箱相配合的第二叶轮和与第一动力箱相配合的第一叶轮,所述泵壳的一侧端贯通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轴线与出水管的轴线重合,泵壳通过进水管贯通连接供水管,并通过出水管贯通连接被供水系统,即可实现整个装置的安装作业;然后通过动力电机带动传动轴旋转,进而利用传动轴带动第二叶轮以及第一叶轮高速转动,进而利用第一叶轮配合第二叶轮进行抽水作业;整个抽水工作过程中采用双叶轮工作,能大幅提升整个装置的抽水能力,进而大幅提升整个装置的工作效率;且双叶轮结构设计,能大幅提升叶轮的抗侵蚀能力,进而能大幅提升整个装置的工作使用寿命;
所述连通管的外侧上下分别设有与泵壳相配合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靠近第二隔板的一端呈圆形阵列贯通连接有若干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隔板靠近第一隔板的一端呈圆形阵列贯通连接若干于第一连通孔相配合的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与第一连通孔之间在竖直方向上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第二连通孔的直径与第一连通孔的直径是相同的,相邻的第二连通孔与第一连通孔之间设有滤芯组件,来自进水管的水通过第二连通管进入滤芯组件内,并在滤芯组件的作用下进行过滤,去除水中的固体杂质,过滤后的水通过第一连通管进入泵壳的内腔上部,并通过连通孔进入第一动力箱内,同时在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的相互配合下,过滤后的水最后通过出水管排出,即可完成阶段形的抽水作业;整个抽水作业过程中,通过滤芯组件过滤掉水中的固体杂质,能有效的避免水中的固体杂质侵蚀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能进一步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且通过滤芯组件对水进行有效的过滤,去除固体杂质,能有效的提高水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忠炜,未经季忠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60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