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分时捕虫功能的捕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5666.7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4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郭萧;高冬梅;董毛村;龙翰威;王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G04B4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艾诚璐 |
地址: | 40132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分时 功能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捕虫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分时捕虫功能的捕虫装置,包括照明灯,还包括房体,房体包括房架和与可房架可拆卸连接的网罩;房架上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位于房体的外侧;支撑杆上设有用于收集房体内昆虫的收集机构,房体内设有用于将房体内昆虫引入收集机构内的引导部,照明灯设置在引导部上。本方案主要解决了目前灭虫装置不便于收集昆虫进行研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捕虫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全球范围内治理农业害虫是一大难题,农田、林场、果园、蔬菜大棚、温室、蘑菇房、公园、城市绿化、住宅区等大部分的害虫靠使用农药来杀灭;但使用农药灭虫后,对水环境、土壤具有一定的污染,以及蔬菜农药残留等因素,极大地危害着环境和人们的生命健康。
目前,广泛使用的灭虫装置主要为杀虫灯;农田或林场中应用的杀虫灯依靠太阳能电池板供电进行灯光吸引,并电击杀灭,灭杀的昆虫掉落在农田或林场中。由于电击造成的昆虫肢体的残缺,后期对于昆虫种类的分类研究造成很大的难度,且装置维护成本较高。实际操作过程中,研究人员需要对昆虫进行收集再研究,但掉落在农田或林场中昆虫需要工作人员逐一拾取,增大了对昆虫的收集难度,导致操作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具有分时捕虫功能的捕虫装置,以解决目前灭虫装置不便于收集昆虫进行研究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分时捕虫功能的捕虫装置,包括照明灯,还包括房体,所述房体包括房架和与可房架可拆卸连接的网罩;所述房架上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位于房体的外侧;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用于收集房体内昆虫的收集机构,所述房体内设有用于将房体内昆虫引入收集机构内的引导部,所述照明灯设置在引导部上。
基础方案的优点:
1、本方案通过照明灯将昆虫引诱进入房体内,昆虫再经引导部向收集机构的方向移动,最后通过收集机构对昆虫进行集中收集;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方案能够对昆虫先引诱再收集处理,无需人工逐一收集昆虫,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昆虫收集效率,保证了昆虫收集效果,也便于对收集的昆虫进行研究。
2、本方案由房架和网罩能够构成房屋的结构,形成了对昆虫的限位空间,使得昆虫能容易被引诱至引导部内,即加强了对昆虫的引诱效果,进而加强了对昆虫的收集效果。
进一步,所述引导部为与收集机构相通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穿过支撑杆,所述导向管固接在房架上;所述照明灯固接在导向管内顶部。
通过上述设置,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将昆虫引入房体内,昆虫沿导向管的路径向收集瓶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瓶、用于对收集瓶竖直方向不同位置限位的调节部、用于间歇封堵收集瓶的活动瓶和用于带动活动瓶竖向移动的动力部,所述收集瓶的侧壁上设有圆孔,且圆孔的直径小于导向管的直径,所述收集瓶与导向管相抵。
通过上述设置,利用调节部对收集瓶进行限位,使得圆孔与导向管相通;在活动瓶内放置有昆虫的引诱剂,再通过动力部带动活动瓶封堵收集瓶,收集瓶内的昆虫在引诱剂的作用下向活动瓶方向移动;再通过调节部调节对收集瓶的位置,使得收集瓶的位置上移至方便取出活动瓶的位置;工作人员再取出活动瓶,密封活动瓶,即完成对昆虫的收集;通过活动瓶对昆虫的收集,方便转移,也方便研究。
进一步,所述调节部包括固接在支撑杆上的限位板和沿限位板竖向中心线对称铰接在限位板上的限位臂,所述限位板上设有用于导向管穿过的通孔,限位臂与限位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
通过上述设置,同时拉动两个限位臂作分离运动,再将收集瓶放在两个限位臂之间,第一弹簧压缩,通过两个限位臂实现对收集瓶的限位,收集瓶的开口朝下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未经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56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