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塑料挤出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4864.1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8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潘正云;阚卫东;许魏;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塑源塑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25 | 分类号: | B29C48/25;B29C48/885;B29C48/3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 |
地址: | 232000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塑料 挤出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塑料挤出模具,包括塑料挤出模具本体,所述塑料挤出模具本体的两侧设有支架,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底座,底座的下端四角处设有支撑脚,所述塑料挤出模具本体的下端设有调节机构,塑料挤出模具本体的出料口处套装有散热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轨,且滑轨对称设有两个,滑轨固定连接底座,滑轨上安装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滑轨,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螺纹套,本发明使用时,启动电机带动双头丝杆转动,两个螺纹套相互靠近,滑块沿着滑轨滑动,活动杆转动,推动支撑座向上移动,同时限位块沿着限位槽向上移动,带动塑料挤出模具本体向上移动,便于调节塑料挤出模具本体的高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挤出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塑料挤出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挤出模具系生产具有连续形状的塑料型材制品的模具,也叫挤塑模具、挤出成型机头或模头,挤出形象地描述了施加压力驱使材料通过模具成型”的挤出过程。在加工中,通常是将粉状或粒状形态的聚合物加入到挤出机机筒中,在螺杆或柱塞的作用下,聚合物沿螺槽或机筒向前移动,并逐渐熔融而成为黏流体,然后通过设置在机筒端部的模具,形成与模具的口模形状相仿的连续体,最后经冷却定型,便可成型为所需要形状的制品,如各种塑料管棒材、片材、塑钢门窗、薄膜、装饰用踢脚线等。
当塑料挤出机使用时,需要将塑料挤出模具和机身对接,现有的塑料挤出模具用的调节支架,只能适合单一尺寸的塑料挤出模具固定使用,塑料挤出模具的出料口处缺少散热的作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塑料挤出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塑料挤出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塑料挤出模具,包括塑料挤出模具本体,所述塑料挤出模具本体的两侧设有支架,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底座,底座的下端四角处设有支撑脚,所述塑料挤出模具本体的下端设有调节机构,塑料挤出模具本体的出料口处套装有散热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轨,且滑轨对称设有两个,滑轨固定连接底座,滑轨上安装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滑轨,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螺纹套,螺纹套内插装有双头丝杆,双头丝杆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双头丝杆的一端连接电机,双头丝杆转动连接丝杆支架,且丝杆支架固定连接底座,所述螺纹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活动座,活动座上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另一端通过活动座转动连接支撑座,支撑座的两端对应支架设有限位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上对应限位块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的内壁对应限位块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块滑动连接限位槽的槽壁。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孔内的上下两端处设有挡板,挡板滑动连接限位孔的内壁,挡板远离限位块的一端处设有可伸缩杆,可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限位孔的孔壁,可伸缩杆上套装有弹簧。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座设置成弧形,支撑座的两侧上端固定连接支撑杆,支撑杆呈L形。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插装有调节螺栓一,调节螺栓一螺纹连接支撑杆。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螺栓一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螺栓支架,螺栓支架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内壁。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螺栓一上螺纹连接有上夹板,上夹板呈弧形。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套管,套管的内部设有若干弧形夹板,弧形夹板等间距排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夹板靠近套管内壁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栓二,调节螺栓二螺纹连接套管。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管的上端处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内安装有散热风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塑源塑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塑源塑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48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