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飘窗铝模板及飘窗框架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64283.8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7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袁旺鲜;陈炼;赵宇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9/06 | 分类号: | E04G9/06;E04G1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200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飘窗铝 模板 窗框 | ||
一种飘窗铝模板,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模板、两相对设置的第二模板和多个连接件,位于同一侧的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固定,每一第一模板和每一第二模板上均设有多个凹槽,多个连接件两端分别固定于两第一模板相对的凹槽位置处,及两端分别固定于两第二模板相对的凹槽位置处,以在混凝土浇注时,使位于同一侧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处于同一竖直面内。还涉及一种飘窗框架,通过连接件连接两相对的第一模板和两相对的第二模板,以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增加两第一模板和两第二模板之间的稳固性,防止由于混凝土的侧压力导致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错位而出现的浇注后墙面不平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飘窗铝模板及飘窗框架。
背景技术
随着铝模板在国内的迅速推广,越来越多的建筑选择使用铝模进行施工。在飘窗位置处,由于边缘墙体及飘窗本身结构限制,导致不能使用整板支模的方式构建飘窗框架,只能采用拼接的组合模板来构建飘窗框架。而目前通常采用销钉连接的方式固定两组合模板,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侧推力而导致两组合模板在接茬处出现错位现象,出现浇注后墙体表面不平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防止在混凝土浇注时模板错位的飘窗铝模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飘窗铝模板,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模板、两相对设置的第二模板和多个连接件,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固定,每一所述第一模板和每一所述第二模板上均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连接件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所述第一模板相对的所述凹槽位置处,及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所述第二模板相对的所述凹槽位置处,以在混凝土浇注时,使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处于同一竖直面内。通过在相对的两所述第一模板和相对的两所述第二模板上设置凹槽,并使用所述连接件连接,可以防止由于混凝土涨膜导致的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错位的问题,以保证拆模后墙体的平整性。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模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多个所述凹槽设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端的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端之间的距离为100mm,与所述第二端距离最近的两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分别为50mm和250mm。通过将凹槽以上述尺寸设置,可以最大化保证两所述第一模板连接的稳固性。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距离所述第一端100mm至距离所述第二端250mm范围内,每相邻两所述凹槽之间等间距设置,且两所述凹槽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600mm。通过上述凹槽尺寸的进一步设置,更大程度的保证两所述第一模板的稳固性。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模板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至所述第四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600mm,多个所述凹槽设于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三端的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三端之间的距离为50mm,靠近所述第四端的所述凹槽与所述第四端之间的距离为100mm。通过将凹槽以上述尺寸设置,可以最大化保证两所述第二模板连接的稳固性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每相邻两所述凹槽之间等间距设置,且两所述凹槽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300mm。通过上述凹槽尺寸的进一步设置,更大程度的保证两所述第二模板的稳固性。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模板还包括止挡部,所述止挡部设于所述第四端端壁上。通过在所述第二模板上设置止挡部,防止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混凝土从第二模板缝隙处流出并贴附于所述第二模板上,大大提高了拆模效率。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飘窗铝模板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第一模板上。通过在所述第一模板上设置所述支撑件,以增加所述第一模板抗侧压力性能,防止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所述第一模板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42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