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UWB技术的脚踢感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64235.9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0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 发明(设计)人: | 董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辉创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 代理人: | 王友生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uwb 技术 感应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汽车脚踢感应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UWB技术的脚踢感应装置,包括通讯模块、UWB收发模块、车门控制模块、单片机、导航模块、控制器、以太网模块和反馈装置,所述反馈装置包括安装框、气囊、气压传感器、UWB标签、第一警报器和第二警报器,所述安装框安装在车门的锁扣内,安装框内设置有气囊,气囊内设置有气压传感器,安装框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警报器和第二警报器,安装框的外侧背面安装有UWB标签,安装框的内侧背面设置有单片机;所述通讯模块和UWB收发模块与车门控制模块建立信息传输连接;所述车门控制模块与单片机建立信息传输连接;所述单片机与第一警报器、第二警报器和气压传感器电性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UWB技术的脚踢感应装置,属于汽车脚踢感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车辆主要采用电容式传感器进行脚踢感应。这是一种经过脚踢时产生的电容变化量的程度来计算是否有脚踢动作,通过连接的两个外部天线来确认是否进行车辆门的开启;但是该种方式在特殊天气条件下,容易误触发,除此之外,该种方式由于汽车外部设置有天线,从而增加了制造成本,因此提出一种基于UWB技术的脚踢感应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UWB技术的脚踢感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UWB技术的脚踢感应装置,包括通讯模块、UWB收发模块、车门控制模块、单片机、导航模块、控制器、以太网模块和反馈装置,所述反馈装置包括安装框、气囊、气压传感器、UWB标签、第一警报器和第二警报器,所述安装框安装在车门的锁扣内,安装框内设置有气囊,气囊内设置有气压传感器,安装框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警报器和第二警报器,安装框的外侧背面安装有UWB标签,安装框的内侧背面设置有单片机;所述通讯模块和UWB收发模块与车门控制模块建立信息传输连接;所述车门控制模块与单片机建立信息传输连接;所述单片机与第一警报器、第二警报器和气压传感器电性连接;
所述单片机与控制器建立信息传输连接;控制器与UWB基站建立信息传输连接;所述UWB基站通过以太网模块与UWB标签、导航模块建立信息传输连接。
优选的,所述UWB收发模块用于侦测处理目标物的距离信息,若目标物的距离信息小于设定值,则UWB收发模块向车门控制模块发送开门指令。
优选的,所述通讯模块用于收集目标物的状态信息并发送至车门控制模块进行判定。
优选的,所述车门控制模块用于判定目标物的状态信息以及控制车门的打开;当车门控制模块判定目标物处于安全距离同时接收到UWB收发模块传来的开门指令时,车门控制模块会控制车门打开;反之,车门控制模块不会控制车门打开。
优选的,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气囊内的气压值,当车门损坏未打开时,气压传感器没有监测到气囊内气压值的变化,气压传感器向单片机进行反馈,单片机控制第一警报器发出警报。
优选的,UWB基站用于监测UWB标签的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导航模块用于向UWB基站提供地图信息。
优选的,控制器上设置有显示屏;控制器用于接收UWB基站发送的地图信息并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
优选的,所述气囊上设置有排气阀;所述气囊由回弹性良好的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以太网模块用于为UWB基站、UWB标签和导航模块提供网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UWB技术的脚踢感应装置,本发明模块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使用,通过UWB技术可以精确测量目标物的距离和状态,避免出现特殊天气误触发的现象,同时利用UWB技术避免了天线结构的安装,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辉创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辉创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42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