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氧树脂基微纳米非线性防晕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4201.X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5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虹;王乾宝;张跃;何明鹏;郭宁;谢志辉;胡波;梁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02 | 分类号: | C08L63/02;C08K7/08;C08K7/18;C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氧树脂 纳米 非线性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环氧树脂基微纳米非线性防晕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晕材料由环氧树脂(E44)、微米针状氧化锌、纳米球状碳化硅、固化剂组成,其中针状氧化锌占复合材料的比重是2%wt、纳米氧化锌的比重是3%wt、固化剂的比重是40%wt,环氧树脂的比重是55%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基微纳米非线性防晕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针状氧化锌由乙二胺和氯化锌等体积溶液反应制得,平均长度为27微米,宽度为2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基微纳米非线性防晕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球状碳化硅的平均直径为35纳米,纯度为99.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基微纳米非线性防晕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甲基六氢苯酐(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透明液体,酸值为650mgKOH/g,酐基含量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基微纳米非线性防晕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非线性防晕材料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微米针状氧化锌、纳米球状碳化硅分批次加入有环氧树脂中,混合均匀得到分散体系;
(2)向步骤(1)中的分散体系中加入固化剂,进一步混合后脱气处理,得到脱气处理的混合液;
(3)将步骤(2)获得的脱气后的混合液倒入预热好的模具中进行浇注,置于烘箱中进行固化,即得非线性防晕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均匀混合的方法具体为:保持80℃的水浴加热,利用磁力搅拌器维持1200r/min高速搅拌,并配合350瓦超声分散,时间为3小时。
7.根据权利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具体步骤为:向步骤(1)中的分散体系中加入固化剂,高速搅拌30分钟混合均匀,在将其置于真空箱中脱气30分钟,得到脱气处理后的混合液。
8.根据权利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固化具体方法为:在150℃下预固化2小时,再在180℃下固化6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米针状氧化锌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等体积的乙二胺和氯化锌溶液混合均匀;
(2)将混合液转移至高温高压反应釜中,160℃恒温反应12小时;
(3)使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多次洗涤后60℃恒温干燥12小时,即得一维微米针状氧化锌。
10.根据权利9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1)中混合的具体方法为:将氯化锌加入装有去离子水的三口瓶中搅拌至透明,缓缓加入乙二胺溶液,用磁力搅拌器1200r/min搅拌搅拌30分钟,并加以240瓦超声震荡分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420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英文拼读能力训练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病床用手机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