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识别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4148.3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1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林吴维;詹承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指纹识别设备,包含前板、背板以及显示介质层。前板包含上部基板、黑矩阵层以及滤色器层。黑矩阵层配置在上部基板上,且滤色器层配置在黑矩阵层上。黑矩阵层包含多个像素孔径和多个第一孔径。背板包含下部基板和传感器层。传感器层包含多个光传感元件。光传感元件配置成通过黑矩阵层的第一孔径接收来自物体的返回光。光传感元件的区域在纵向方向上与第一孔径重叠。显示介质层配置在前板与背板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指纹识别设备,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能够获得高对比度图像的指纹识别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屏内(in-display)指纹识别技术中,光电传感器的布局是以将显示面板中的黑矩阵的像素孔径也用于作为光电传感器的孔径的方式来设计。由于此一结构,在各方向大量的返回光线(returned light ray),如来自手指的散射光、反射光、绕射光,经传递而通过像素孔径。因此,各光电传感器容易接收到具有大入射角的入射光,其携带一部分不预期被光电传感器接收的指纹图像信息。因此,降低所获得的图像的对比度,使得所获得的图像不具有预期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获得高对比度图像的指纹识别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设备,包含前板、背板以及显示介质层。前板包含上部基板、黑矩阵层以及滤色器层。黑矩阵层配置在上部基板上,且滤色器层配置在黑矩阵层上。黑矩阵层包含多个像素孔径和多个第一孔径。背板包含下部基板和传感器层。传感器层包含多个光传感元件。光传感元件配置成通过黑矩阵层的第一孔径接收来自物体的返回光(returned light)。光传感元件的区域在纵向方向上与第一孔径重叠。显示介质层配置在前板与背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光传感元件的区域在纵向方向上不与黑矩阵层的像素孔径重叠。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背板进一步包含第一遮光层。第一遮光层包含多个第二孔径。第二孔径配置成准直来自物体的返回光。第一遮光层是背板的传感器层与显示像素电极层之间的多个层中的一个。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遮光层配置在背板的传感器层与底部导电层之间,且不存在定位于传感器层与底部导电层之间的其它导电层。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遮光层从背板的底部导电层到顶部导电层配置在多个导电层中的两个之间。导电层配置在传感器层与触摸传感器层之间,且触摸传感器层还作为共同电极层。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遮光层配置在背板的顶部导电层与触摸传感器层之间,且触摸传感器层还作为共同电极层。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背板进一步包含第二遮光层。第二遮光层包含多个第三孔径。第三孔径配置成准直来自物体的返回光。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前板进一步包含第二遮光层。第二遮光层配置在上部基板与黑矩阵层之间。第二遮光层包含多个第三孔径。第三孔径配置成准直来自物体的返回光。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前板进一步包含覆盖黑矩阵层的第一孔径的多个滤光元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前板进一步包含覆盖黑矩阵层的第一孔径的多个微透镜。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孔径中的每一个的形状与第二孔径中的每一个的形状相同。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背板包含装置层,装置层与传感器层是同一层。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背板包含不同于传感器层的装置层。
为了使前述内容更容易理解,以下详细地描述伴有附图的若干实施例。
附图说明
包含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且与描述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41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控制设备和用于身份验证的方法
- 下一篇:电路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