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连接紧固性梨形绳套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64069.2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6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荆卫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欧力德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G11/05 | 分类号: | F16G11/05;F16G1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紧固 性梨形 绳套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连接紧固性梨形绳套,包括两端开口的中空的套壳和同轴设于套壳内的套芯,所述套壳的内径由套壳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套芯外壁与套壳内壁抵接;所述套芯外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条左旋或右旋的螺旋槽。本申请具有与钢丝绳连接操作简单方便且连接牢靠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钢绳连接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连接紧固性梨形绳套。
背景技术
钢绳连接在很多的生产、运输、仓储、码头等场合都会大量用到,这些场合的大量操作中都会需要一些快速钢绳连接的工序,需要将钢丝绳快速地与绳套固定连接。一般钢丝绳由多股钢线合股捻合而成。
相关技术中钢丝绳与绳套之间的连接方式是:钢丝绳插入绳套后,把钢丝绳头端散开,对钢丝绳头部墩头或者弯曲,使钢丝绳头部形成菊花状,然后清洗钢丝绳。把钢丝绳拉入绳套,绳套预热,再用合金浇注,冷却24小时,方可使用。如此钢丝绳与绳套的连接操作复杂且时间长,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绳套连接操作不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连接紧固性梨形绳套。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连接紧固性梨形绳套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连接紧固性梨形绳套,包括两端开口的中空的套壳和同轴设于套壳内的套芯,所述套壳的内径由套壳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套芯外壁与套壳内壁抵接;所述套芯侧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条左旋或右旋的螺旋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钢丝绳时先将钢丝绳的头端穿入套壳,然后分散钢丝绳头端的各股钢线,并分别使得各股钢线卡入套芯上的螺旋槽,再将套芯装入套壳同时拉紧钢丝绳即完成钢丝绳与梨形绳套的连接。采用该种方式连接的梨形绳套与钢丝绳之间连接牢靠,不易松脱,且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绳套进行连接操作更简单便捷,极大节约了钢丝绳与绳套的连接时间。
本申请中套芯上的螺旋槽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与实际需要连接的钢丝绳的钢线的股数相同即可。
可选地,所述套芯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圆台块和第二圆台块,所述螺旋槽包括设置于第一圆台块圆锥面的第一旋槽和设置于第二圆台块圆锥面的第二旋槽,所述第一旋槽和第二旋槽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圆台块直径较大一端设有垫块,所述垫块上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贯穿第二圆台块设置,且连接轴末端设置有用于固紧第二圆台块的紧固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块的设置使得套芯中部形成有环形槽,将钢丝绳头部分散的各股钢线分别卡入由第一旋槽、第二旋槽组成的螺旋槽后,周向转动第二圆台块,使得原本位置对应的第一旋槽和第二旋槽错开,位于第一旋槽和第二旋槽间隙处的钢线卡入第一圆台块和第二圆台块之间的环形槽内,然后借助紧固件将第二圆台块锁紧。如此,增加了钢线在套芯上的绕曲度,可以进一步减少钢线的松动,即便是钢线尺寸与螺旋槽匹配度不高或者钢线表面附着有油剂等时,也不容易出现钢线因受拉力而沿螺旋槽滑脱的情况,有效保证了梨形绳套和钢丝绳的连接牢靠度。
可选地,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位于第一圆台块和第二圆台块之间的压缩弹簧,所述垫块上开有供容纳压缩弹簧的容纳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弹簧被夹持在第一圆台块和第二圆台块之间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可以对第二圆台块施加轴向的作用力,使得第二圆台块不易周向转动,利于保持第一圆台块和第二圆台块之间的相对错位关系,能够配合紧固件对第二圆台块进行更好地锁紧。
可选地,所述垫块上设有卡块,所述第二圆台块的端面上沿第二圆台块周向设有若干供卡块卡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钢丝绳时,可以先沿连接轴周向移动第二圆台块,然后周向转动使得第一圆台块与第二圆台块之间周向错位,再沿连接轴轴向反向移动第二圆台使得卡块卡入卡槽,将第一圆台块与第二圆台之间的相对位置锁紧,使得卡入第一旋槽和第二旋槽的钢线不易松脱。
可选地,所述连接轴与第二圆台块之间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欧力德起重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欧力德起重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40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