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锥滚子轴承保持器压坡自动上料机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4033.4 | 申请日: | 2020-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2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吉泽;邱桂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吉泽 |
主分类号: | B21D53/12 | 分类号: | B21D53/12;B21D43/02;B21D43/10;B21D43/00;B21D43/12;B21D4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锥 滚子 轴承 保持 器压坡 自动 上料机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锥滚子轴承保持器压坡自动上料机,包括有机架;在机架上安装有送料传送带、推料结构、升降料台、找正结构、移动机械手以及控制器;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一种圆锥滚子轴承保持器压坡自动上料机的工作方法。本发明只需要人工向震动盘内填料,即可持续对保持器进行压坡,可实现一人看守多台机器,较大程度解放人力,不仅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对工人来说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持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圆锥滚子轴承保持器压坡自动上料机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保持器生产过程中,压坡是必不可少的工艺步骤。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人工,将保持器放置在冲压机处,之后冲压机动作,对保持器进行压坡。鉴于人工操作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的问题,开发了多种保持器生产用装置,但是现有的保持器生产装置其自动化水平还较低,需要专人操作,并未完全解放人力。因此,保持器加工效率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锥滚子轴承保持器压坡自动上料机,以达到提高保持器生产效率且保证工人安全的目的。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保持器压坡自动上料机,包括有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安装有送料传送带、推料结构、升降料台、找正结构、移动机械手以及控制器;
所述的送料传送带上侧两边分别设置有限位板;
所述的推料结构,包括有推料板,且推料板的端部呈半圆弧形;在推料板的下侧连接有推料气缸;所述的推料结构与升降料台衔接,且送料传动带延伸至推料板下侧,且在推料板处安装有感应开关;
所述的升降料台中,在机架平台面下侧安装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动作端连接料台,且在升降气缸中对应上限位置与下限位置分别设置有限位开关;所述的料台外形与保持器形状相同,且其外径尺寸小于保持器内径尺寸;
所述的移动机械手安装在移动底座上;在机架上表面安装有滑轨一,在移动底座下部安装有滑块一,通过伺服电机带动滚珠、丝杠使移动底座在滑轨一上运动;
所述的移动机械手结构中,包括有撑板一与撑板二,且撑板一与撑板二的下端凸出有弧形块;所述的撑板一与撑板二分别连接手指气缸;手指动作气缸连接在连接板上,连接板的另一端延伸进入活动座;
所述的活动座上连接有接触开关母柱;并在活动座的侧壁,固定有滑块二;在固定底座下侧固定有活动座动作气缸,活动座动作气缸的动作端穿过固定底座,连接在活动座下侧;在固定底座上还固定有立座,所述的立座侧面固定有滑轨二,立座的上侧安装有上限位螺栓,且在立座上还安装有活动座运动下限位螺栓;立座中滑轨与活动座滑块配合;对应接触开关母柱位置,在固定底座或立座上表面,安装有接触开关公柱。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架下侧设置有开关柜。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器中连接有工作状态指示灯。
进一步的,所述的找正结构为:在机架平台下侧安装有电机,电机动作端连接调整台;激光传感器安装在架体上,朝向调整台。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械手分为上料机械手、送料机械手与下料机械手,且同时动作;所述的下料机械手活动座中,固定有无杆气缸,连接板连接在无杆气缸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轨一处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开关,并在移动底座的两侧安装有防尘罩。
进一步的,所述的弧形块的前端部与撑板一、撑板二的前端部平齐,并在弧形块的后端,形成平整的截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板的端部、固定底座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长条孔。
对保持器进行上料的振动盘、送料传送带电机、感应开关、推料气缸、手指气缸、动作气缸、限位开关、无杆气缸、电机各个电器元件信号连接至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吉泽,未经刘吉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40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提取过滤组合检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窥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