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桩负摩阻力减阻和正摩阻力传递的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63835.3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徐奋强;李庆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路业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桩负摩 阻力 传递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桩负摩阻力减阻和正摩阻力传递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在预制桩外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固定部一、可降解乱丝叠层纤维板和固定部二;所述固定部一和固定部二均设有空腔,两空腔之间通过滑动连杆相连,滑动连杆两端设有滑动部,滑动部被限位在所述空腔中上下滑动;所述可降解乱丝叠层纤维板外侧设有多孔渗透板,用于包裹固定可降解乱丝叠层纤维板在预制桩外侧。优点:丰富了现有预制桩基础施工技术,研制能够降低预制桩负摩阻力的装置和使用技术;通过可降解乱丝叠层织网纤维板,促进滑移进一步减小负摩阻力,且无污染可降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桩负摩阻力减阻和正摩阻力传递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土木工程预制桩基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土木建筑工程的日益扩大,工程建设逐渐延伸至城市郊区和不良土质区域。如新近填土层、欠固结土层、深厚软土层、湿陷性黄土等不良土体以及桩顶侧面大面积堆载、地下水位下降、冻土融沉等因素会导致土体自身压缩量较大,此类不良土层多采用桩基础。当土体压缩沉降大于承载的桩体下沉时,就在桩长的一定范围内产生负摩阻力,负摩阻力的产生增大了桩的竖向荷载,即桩额外承受了桩周土体施加的下拉力,这对桩的承载能力是不利的,这种负摩阻力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尤其深厚软土层和新近填土层对桩的危害更大,桩的负荷增加会增大桩基础的沉降,影响上部结构的安全,所以面对此类工程问题,研发新型桩基减阻技术是广大土木工程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塑料套筒用粘接剂粘接于桩身的方法通过卡槽单向移动的方式减缓负摩阻力。虽然能够减小桩侧负摩阻力,但仍存在卡槽长度确定,桩身负摩阻力分布、阻力大小与卡槽匹配问题难以确定,沿桩身中性点以上无差别的布设装置会导致经济浪费。或,采用注浆布袋的方式敷设与桩与土体之间,以减小桩基负摩阻力,该方法适用于现场灌注桩,而对预制桩则不适用。或,采用双套筒预埋的方法减小负摩阻力,适用于沉管灌注桩。或,采用粘接复合土工膜层的方式减小预制桩与桩周土体的负摩阻力,属于粘接类物理性减阻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预制桩负摩阻力减阻和正摩阻力传递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桩负摩阻力减阻和正摩阻力传递的装置,包括:
在预制桩外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固定部一、可降解乱丝叠层纤维板和固定部二;
所述固定部一和固定部二均设有空腔,两空腔之间通过滑动连杆相连,滑动连杆两端设有滑动部,滑动部被限位在所述空腔中上下滑动;
所述可降解乱丝叠层纤维板外侧设有多孔渗透板,用于包裹固定可降解乱丝叠层纤维板在预制桩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一和固定部二通过贯入靴箍筋在预制桩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贯入靴设有便于与预制桩同步贯入土层的刃脚。
进一步的,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设在固定部一与预制桩外侧之间以及固定部二与预制桩外侧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可降解乱丝叠层纤维板内浸润有有机膨润土泥浆。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部设有便于在空腔中上下滑移的滑动滚珠,所述空腔中设有与所述滑动滚珠相匹配的滑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一和固定部二采用三瓣管;
所述三瓣管的形状依据预制桩的周身形状设置,三瓣管的每个管瓣两侧设有凹腔,相邻管瓣之间通过所述凹腔组成所述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可降解乱丝叠层纤维板内浸润有机膨润土泥浆的过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江苏路业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程学院;江苏路业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38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