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轴线缆加工装置及加工同轴线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2940.5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6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脱颖;李强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中国(上海)自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线缆 加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同轴线缆加工装置及加工同轴线缆的方法。所述一种同轴线缆加工装置,其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夹持件设置有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件设置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夹持和/或所述第二夹持件使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沿直线相向运动及相背运动;当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相向移动至共同夹持同轴线缆的屏蔽层时,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沿周向环绕同轴线缆一部分,并对屏蔽层径向施压使其张开。本发明中的同轴线缆加工装置可代替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同轴线缆加工装置及加工同轴线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同轴线缆200结构自外至内依次包括外绝缘层201、屏蔽层202、内绝缘层203和导体204。在未加工时,同轴线缆200的端部是齐平的。屏蔽层202的端部与导体204端部齐平。在有些使用情况下需要在同轴线缆200端部安装连接器或者其它器件。而在安装之前,需要将同轴线缆200的端部加工以适合安装连接器等器件。其中一种加工操作是如图2所示,需要使屏蔽层202张开至与内绝缘层203呈一定角度。该角度视实际使用的需要有可能是60、90或者180度。
在常用的加工方法里,通常采用人工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难以适应大规模的加工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部分替代人工的同轴线缆加工装置及加工同轴线缆的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同轴线缆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设置有第一夹持部;
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设置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及
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夹持和/或所述第二夹持件使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沿直线相向运动及相背运动;
当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相向移动至共同夹持同轴线缆的屏蔽层时,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沿周向环绕同轴线缆一部分,并对屏蔽层径向施压使其张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接触段,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接触段;
所述第一接触段与所述第二接触段分别沿周向环绕同轴线缆的一半或一半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部还包括第一进口段,所述第一进口段分别自所述第一接触段的两个端部起连续延伸;所述第一进口段的开口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接触段的开口,和/或,
所述第二夹持部还包括第二进口段,所述第二进口段自所述第二接触段端部起连续延伸,同轴线缆经过第二进口段进入所述第二接触段;所述第二进口段具有一端与所述第二接触段相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端部;所述第二进口段的开口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接触段的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部具有一段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沿圆周方向与同轴线缆屏蔽层的外形相适应,所述第一接触面为沿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轴向延伸选定的宽度,和/或,
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一段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沿圆周方向与同轴线缆屏蔽层的外形相适应,所述第二接触面沿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轴向延伸选定的宽度;
所述第一夹持件具有一段第一扩散口,所述第一扩散口自所述第一接触面起沿所述第一夹持部轴向逐渐增大;和/或,
所述第二夹持件具有一段第二扩散口,所述第二扩散口自所述第二接触面起沿所述第二夹持部轴向逐渐增大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29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