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噪声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2079.2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2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杨姝;邓洋;葛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G06F1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晓光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噪声 数据 获取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噪声数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轨道列车车体,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基础数据;
其中,所述基础数据包括:标准车内温度、所述车体上的目标预设区域、所述目标预设区域的标准源强和标准隔声数据,以及,目标环境温度、目标行驶速度和所述车体内预设标准点的位置;
根据所述目标预设区域对应的噪声源强与行驶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与所述目标行驶速度以及所述标准源强对应的噪声源强,得到第一参考源强;所述目标预设区域对应的噪声源强与行驶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包括基频噪声源强与行驶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以及,目标预设区域对应的1/3倍频噪声源强与行驶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不同区域1/3倍频段噪声声压级与速度比的线性回归公式为:
其中,Lij,v为车辆对应位置、对应1/3倍频程段的噪声A声级,i=1,2,3,4,5时分别对应车顶受电弓区域、车顶区域、侧墙区域、转向架地板区域和普通地板区域;aij和bij为对应车体各预设区域、对应1/3倍频程段的线性系数和常数项,j=1,2,…,24时分别对应1/3倍频程中心频率50、63、···、10000Hz;v表示目标行驶速度,v0表示标准行驶速度;
根据所述目标预设区域对应的噪声源强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与所述目标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第一参考源强对应的噪声源强,得到第二参考源强;噪声源强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是空气密度与噪声源强之间的函数关系;不同大气密度下车体表面声压级预测公式为:
LP=LP0+19.02log10(ρ/ρ0)
其中,ρ0为标准车内温度对应的空气密度;ρ为目标环境温度对应的空气密度;LP0为所述第一参考源强;LP作为所述第二参考源强;
将所述目标环境温度与所述标准车内温度的差值作为目标车体温差;
根据所述目标预设区域对应的车体结构的隔声数据与车体温差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与所述目标车体温差以及所述标准隔声数据对应的隔声数据,得到参考隔声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参考源强及所述参考隔声数据,计算所述车体内表面处的车内源强数据;
计算所述车内源强数据至所述预设标准点的位置所对应的直达声数据和混响声数据;
叠加所述直达声数据和所述混响声数据,计算得到所述预设标准点的噪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声数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预设区域包括:车顶受电弓区域、车顶区域、转向架区域,以及侧墙区域;
所述目标预设区域为各所述预设区域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声数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预设区域对应的源强阈值;
若所述噪声数据中的源强值不大于所述源强阈值,判定所述目标预设区域合格。
4.一种噪声数据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轨道列车车体,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基础数据;
其中,所述基础数据包括:标准车内温度、所述车体上的目标预设区域、所述目标预设区域的标准源强和标准隔声数据,以及,目标环境温度、目标行驶速度和所述车体内预设标准点的位置;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预设区域对应的噪声源强与行驶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与所述目标行驶速度以及所述标准源强对应的噪声源强,得到第一参考源强;所述目标预设区域对应的噪声源强与行驶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包括基频噪声源强与行驶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以及,目标预设区域对应的1/3倍频噪声源强与行驶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不同区域1/3倍频段噪声声压级与速度比的线性回归公式为:
其中,Lij,v为车辆对应位置、对应1/3倍频程段的噪声A声级,i=1,2,3,4,5时分别对应车顶受电弓区域、车顶区域、侧墙区域、转向架地板区域和普通地板区域;aij和bij为对应车体各预设区域、对应1/3倍频程段的线性系数和常数项,j=1,2,…,24时分别对应1/3倍频程中心频率50、63、···、10000Hz;v表示目标行驶速度,v0表示标准行驶速度;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预设区域对应的噪声源强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与所述目标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第一参考源强对应的噪声源强,得到第二参考源强;噪声源强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是空气密度与噪声源强之间的函数关系;不同大气密度下车体表面声压级预测公式为:
LP=LP0+19.02log10(ρ/ρ0)
其中,ρ0为标准车内温度对应的空气密度;ρ为目标环境温度对应的空气密度;LP0为所述第一参考源强;LP作为所述第二参考源强;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环境温度与所述标准车内温度的差值作为目标车体温差;
第四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预设区域对应的车体结构的隔声数据与车体温差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与所述目标车体温差以及所述标准隔声数据对应的隔声数据,得到参考隔声数据;
第五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参考源强及所述参考隔声数据,计算所述车体内表面处的车内源强数据;计算所述车内源强数据至所述预设标准点的位置所对应的直达声数据和混响声数据;叠加所述直达声数据和所述混响声数据,计算得到所述预设标准点的噪声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20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