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菌丝体材料在吸油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61584.5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5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侠;杨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40;C12N1/14;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依云;刘亭亭 |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菌丝体 材料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应用领域,公开了菌丝体材料在吸油中的应用,所述菌丝体材料由真菌的菌丝构成。所述菌丝体材料具有较好的吸油性能,在石油泄漏、水上油污清除,含油废水的处理,气体中油雾的吸附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应用领域,具体涉及菌丝体材料在吸油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油类污染主要分为溢油污染和含油废水污染。石油化工、采矿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金属工业、水上设备和餐饮业等均会产生含油废水,厨房和生活垃圾是城市污水中含油废水的主要来源。另外还有一类油污染,是随气体排放/挥发出来的油,有些内燃机、以油润滑的空气压缩机和真空泵等排出的气体中含有雾状的油和/或气态的油分子。
处理溢油污染、含油废水和气体中的油,使用吸油材料吸附是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吸油也是清除地面及物体上油污的最佳选择之一。对于保持地面、走道、车间工作环境洁净,杜绝因油气挥发而引发爆炸事故,减少大气中的油污染均有积极作用。
近年来研制的很多新型吸油材料,尽管吸油率很高,但尚不具备商业上的可行性。从现实应用的角度,必须考虑吸油的成本,包括吸油材料的成本和使用成本,比如,吸收一定质量的油所需吸油材料的原料、制造、运输、储存、吸油操作过程的成本,吸油材料使用后的无害化处置成本等。此外,吸油材料的安全性和环境协调性也是重要的评价指标。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是合成高分子吸油材料,但其生产多是以石油为原料,不可生物降解,后续处理麻烦易造成二次污染,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过程的危险性较高,成本相对较高。
因此,开发原料廉价、易得、可再生,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及环境协调性好(环保性能,特别是生物可降解)的吸油材料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菌丝体材料在吸油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真菌菌丝体具有优异的吸油性能,因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菌丝体材料在吸油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菌丝体材料由真菌的菌丝构成。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吸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菌丝体材料与油进行接触,所述菌丝体材料由真菌的菌丝构成。
所述菌丝体材料具有较好的吸油性能,在石油泄漏、水上油污清除及气体油的吸附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潜力;可用于水体净化或油污吸附,包括:海上、河域和湖泊等水体表面浮油污染处理,含油的工业污水净化,有机溶剂以及生活厨余油脂处理及地面油污吸附等;可用于揩拭物体表面的油污;也可用于吸附气体中的雾状的油和/或气态的油分子。
具体地,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1)菌丝体材料的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均可获得菌丝体材料,主要原料来自天然产物、生物质和工业副产物,可再生,来源广,成本低。
(2)菌丝体材料由菌丝构成,是有机体,不使用不可降解的有机物,因而可完全降解。
(3)本发明的菌丝体材料的制备过程节能环保,仅依靠培养的菌丝生长成片状,制备过程的意外事故(爆炸、火灾等)风险小,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少。
(4)菌丝体材料柔软,可折叠,可卷绕,可以揩擦的方式使用。
(5)进一步地,借助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485的撕裂蜡孔菌(Ceriporialacerata),培养基质(原料)可在不经灭菌或抑菌处理的情况下制备菌丝体材料,且制备过程不要求无菌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制备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15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动送料功能的缝纫机
- 下一篇:一种型材钻孔加工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