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由切换过滤模式的建筑用砂过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1354.9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1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胡泽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开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18 | 分类号: | B07B1/18;B07B1/32;B07B1/42;B07B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 切换 过滤 模式 建筑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相关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自由切换过滤模式的建筑用砂过滤装置,包括主体箱,主体箱内设有转筒腔,转筒腔下端壁连通设有开口向下的出砂口,主体箱内设有位于转筒腔右侧的锥齿轮腔,锥齿轮腔左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左延伸至转筒腔内且向右延伸至锥齿轮腔内的主花键轴,通过凸轮带动推块左右移动同时配合过滤网的过滤效果,从而可达到对建筑用砂震动过滤的目的,相对于单一的过滤网而言提升了砂的整体过滤效率,且通过转动切换旋钮可实现不同规格的滤网的自由切换,从而可得到不同规格的建筑用砂,提高了砂的适用性,同时也使得砂的使用更加符合规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自由切换过滤模式的建筑用砂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使建筑质量符合国家要求,所以砂在进行使用前一般都需要对其进行过滤筛选,而在国家标准中建筑用砂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但目一般都是由人工铲砂并将其抛向过滤网进行砂的过滤,这样的过滤方式效率较低,且只能粗略分离出粗砂,从而使砂的适用性降低,同时也无法得到较合格且含有一定粗、中、细砂比例的建筑用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由切换过滤模式的建筑用砂过滤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可自由切换过滤模式的建筑用砂过滤装置,包括主体箱,所述主体箱内设有转筒腔,所述转筒腔下端壁连通设有开口向下的出砂口,所述主体箱内设有位于所述转筒腔右侧的锥齿轮腔,所述锥齿轮腔左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左延伸至所述转筒腔内且向右延伸至所述锥齿轮腔内的主花键轴,所述转筒腔左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所述转筒腔内且与所述主花键轴对应的副花键轴,所述主花键轴内花键配合连接有向左延伸贯穿所述转筒腔至所述副花键轴内且与所述副花键轴花键配合连接的旋转主轴,所述转筒腔内设有与所述旋转主轴固定连接的转筒,所述副花键轴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转筒左侧的弹簧固定盘,所述弹簧固定盘右端面与所述转筒左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震动弹簧,所述转筒内设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左端壁连通设有开口向左且位于所述旋转主轴下侧的下通口,所述过滤腔左端壁连通设有开口向左且位于所述旋转主轴上侧的上通口,所述主体箱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砂入口箱,所述砂入口箱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砂入口腔,所述转筒腔左端壁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砂入口箱对应的衔接块,所述砂入口腔右端壁连通设有向右延伸至所述衔接块内且开口向右且能够与所述下通口和所述上通口对应的砂通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主体箱下端面左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支撑块,所述转筒腔右端壁连通设有凸轮推杆腔,所述凸轮推杆腔右端壁连通设有凸轮腔,所述凸轮腔上侧设有摩擦轮腔,所述摩擦轮腔上端壁连通设有位于所述锥齿轮腔右侧的切换滑块腔,所述切换滑块腔上侧设有位于所述锥齿轮腔右侧的线轮腔,所述凸轮腔右侧设有与所述主体箱固定连接的电机,所述转筒内设有开口向右且位于所述旋转主轴上侧的细砂限位槽,所述转筒内设有开口向右且位于所述旋转主轴后侧的粗砂限位槽,所述转筒内设有开口向右且位于所述旋转主轴下侧的中砂限位槽,所述转筒腔右端壁连通设有位于所述锥齿轮腔上侧的限位磁块腔,所述限位磁块腔上端壁右侧末端连通设有小磁块腔,所述小磁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小磁块,所述限位磁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能够与所述细砂限位槽、所述粗砂限位槽、所述中砂限位槽以及所述小磁块对应的限位磁块,所述限位磁块右端面与所述限位磁块腔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开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华开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13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零部件喷粉工艺
- 下一篇:一种凸轮轴表面耐磨层的增材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