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园林水生态修复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1285.1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9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包金兴;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杨园生态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园林 水生 修复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园林水生态修复装置,属于园林施工设备的领域,包括人工浮床本体,所述人工浮床本体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水面浮床、水中浮床和水底浮床,且水中浮床和水底浮床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的顶端、低端分别与水面浮床的下表面、水底浮床的上表面铰接相连;水面浮床和水中浮床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顶端、低端分别与水面浮床下表面、水中浮床上表面铰接相连。本申请具有提高相邻浮床层之间可接受光照程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园林施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园林水生态修复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生态修复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是指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目前经常将人工浮床用于生态修复园林水体污染。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6308125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人工浮床,包括浮床和将所述浮床径向限位于水底的限位杆,所述浮床包括水面浮床、水中浮床和水底浮床,所述水面浮床、水中浮床和水底浮床均安装于限位杆上,所述水面浮床上设有可供阳光照射到水中浮床的第一光照区,所述水中浮床上设有可供阳光照射到水底浮床的第二光照区。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该人工浮床在使用过程中相邻浮床层之间会相互影响,存在有水中生物遭受光照不足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相邻浮床层之间可接受光照的程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园林水生态修复装置及使用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园林水生态修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园林水生态修复装置,包括人工浮床本体,所述人工浮床本体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水面浮床、水中浮床和水底浮床,且水中浮床和水底浮床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的顶端、低端分别与水面浮床的下表面、水底浮床的上表面铰接相连;水面浮床和水中浮床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顶端、低端分别与水面浮床下表面、水中浮床上表面铰接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人工浮床本体时,将人工浮床本体放置在园林的人造湖中,利用人工浮床本体的浮力承托水生植物,水面浮床、水中浮床和水底浮床相互配合,使得水生植物在一个固定的区域进行生长,令水生植物通过发达的根系吸收水体中富营养物质,从而营造园林人造湖一个动物、微生物良好的生产环境,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在水面浮床、水中浮床和水底浮床相互配合对水体清理的过程中,为确保水面浮床、水中浮床和水底浮床上的水生植物的采光,可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配合将水面浮床和水中浮床分别移动至水底浮床的两侧,从而将水面浮床、水中浮床以及水底浮床摆开,令上面的水生植物均可受到光照,促进水生植物的正常生产,提高对园林人造湖中的水体的净化程度,有助于改善园林人造湖环境,实现更好的生态修复。
优选的,所述水底浮床的下表面固接有底座,底座包括底板和固接在底板下表面的插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底浮床的下表面设置底座,在放置人工浮床本体时,令底座的插杆插入水底的淤泥中,底座提高人工浮床本体放置在水中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人工浮床本体的使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水底浮床的边角位置处固接有第一支撑板,水中浮床的边角位置处固接有第二支撑板,水面浮床的边角位置处固接有第三支撑板;第一连接杆置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之间,且第一支撑板上固接有第一卡板;第二连接杆置于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之间,且第二支撑板上固接有第二卡板;第一卡板、第二卡板为开槽设置,且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的开槽方向相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工浮床本体的水面浮床、水中浮床和水底浮床进行竖直方向的叠放使用时,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分别固接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对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底部位置处起到较好的支撑和限位作用,有效防止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向着反方向发生移动,进一步提高人工浮床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杨园生态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杨园生态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12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机器人机械臂的一致性补偿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流池法溶出度仪自动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