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暗挖拱盖法接口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60649.4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6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强;姜久纯;龚旭东;李海龙;康后金;姜畔;张碧文;王天明;王海祥;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28;E21F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暗挖拱盖法 接口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暗挖拱盖法接口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接口结构位于车站主体结构与风道结构的接口处,包括顶部的拱盖,拱盖下方施做有主体结构扩大段横向接入风道结构。本发明将临近主体部分风道改为拱盖法施工,可方便现场施工组织,更早完成主体二衬施工,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接口部位结构施工存在的风险和困难,提高了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暗挖拱盖法接口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上软下硬地层浅埋暗挖法车站,拱盖法是一套相对完善的施工工法和施工工艺,但与此同时,拱盖法施工要求在车站上半断面(拱部)开挖完成,并施工二次衬砌之后再开挖车站下台阶,因风道接口处无拱脚梁,造成二衬单边悬空而无法施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暗挖拱盖法接口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临近车站主体5m范围内,风道放弃传统的CRD工法,转而同样采用拱盖法施工,将车站主体二衬连接至风道拱盖法二衬。克服传统方案存在的技术问题,优化拱盖法接口形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暗挖拱盖法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口结构位于车站主体结构与风道结构的接口处,包括顶部的拱盖,主体结构扩大段施做拱盖横向接入风道结构。
风道结构的接口处设置有拱盖托梁。
风道结构的接口处向内收缩,拱盖托梁位于收缩部分的外侧。
主体结构扩大段为车站主体结构中主体结构标准段横向外扩的部分,位于车站主体结构与风道结构的接口处。
风道结构的两端拱脚下方设置有拱盖托梁,托梁采用钢架混凝土结构,采用2根长度6m的锁拉锚杆固定。
暗挖拱盖法接口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主体结构标准段二衬施工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施工风道与主体接口处二衬;将主体结构扩大段及风道的拱顶二衬同时施做,二衬达到设计强度后拆模;
步骤二:在拱盖的保护下,开挖下部土体;依次施工主体结构扩大段及风道的仰拱、侧墙,最后施工主体结构两处端墙;
步骤三:施工风道的内部结构。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车站主体结构扩大段断面尺寸较大且受力复杂,为加快施工进度,本发明将临近主体部分风道改为拱盖法施工,可方便现场施工组织,更早完成主体二衬施工,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接口部位结构施工存在的风险和困难,提高了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主体与风道接口结构平面图。
图2为主体与风道接口结构纵剖面图。
图3为主体与风道接口结构横断面图。
图中,1-主体结构标准段,2-主体结构扩大段、3-风道结构,4-拱盖托梁,5-拱盖,6-车站端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暗挖拱盖法接口结构,所述接口结构位于车站主体结构与风道结构3的接口处,包括顶部的拱盖5,拱盖5下方施做有主体结构扩大段2横向接入风道结构3。
风道结构3的接口处设置有拱盖托梁4。风道结构3的接口处向内收缩,拱盖托梁4位于收缩部分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06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