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体延时供油润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9642.0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7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益军;蒙小聪;樊心龙;罗威;陈晓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2 | 分类号: | F01M1/12;F01M1/16;F01M11/00;F02F7/00 |
代理公司: | 广西曙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32 | 代理人: | 赖立强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体 延时 供油 润滑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机体延时供油润滑系统,包括主轴颈、上轴瓦、下轴瓦、轴颈油道和机体,轴承座上设置有机体储油槽,在下轴瓦的内圆周上从其和上轴瓦的分型面向下设置有下储油槽,下储油槽和上储油槽的末端连通。本发明在机体上的轴承座孔增加储油槽,延缓压力衰减,在下瓦左右分型面左右开油槽,增加了供油持续角,减少发生烧瓦的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机体延时供油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曲轴供油系统一般由机体主油道与轴瓦钻孔想通,一般是在机体主轴承孔钻一长孔与主油道相通,把主油道的机油引导曲轴轴承孔。曲轴供油一般是在上轴瓦开油槽,在曲轴主轴颈钻孔,把机油引到连杆轴颈润滑,当曲轴主轴的油孔处于上方油槽相通时,机油进去曲轴主轴颈,通过主轴劲的油孔流到连杆轴颈。对连杆轴颈进行润滑、散热、冲洗。
如中国专利CN211175051U公开的一种曲轴止推片强制润滑结构,包括机体轴承座和轴承盖,轴承盖上设置有螺栓孔座,轴承盖通过螺栓安装在机体轴承座底部,机体轴承座和轴承盖的内周面分别安装有上轴瓦和下轴瓦,轴承盖的两侧面上安装有止推片,机体轴承座内部设置有机体主油道,上轴瓦的外周面中部开设有通孔,上轴瓦的内周面开置有弧形储油槽,弧形储油槽中部通过通孔与机体主油道连通;在轴承盖内部开设有独立于螺栓孔座内部螺栓孔的过轴颈油道,该过轴颈油道的一端与上轴瓦的弧形储油槽末端连通,另一端通向与止推片接触的轴承盖侧面。
又如中国专利如中国专利CN211175051U公开的一种曲轴止推片强制润滑结构,包括机体轴承座和轴承盖,轴承盖上设置有螺栓孔座,轴承盖通过螺栓安装在机体轴承座底部,机体轴承座和轴承盖的内周面分别安装有上轴瓦和下轴瓦,轴承盖的两侧面上安装有止推片,机体轴承座内部设置有机体主油道,上轴瓦的外周面中部开设有通孔,上轴瓦的内周面开置有弧形储油槽,弧形储油槽中部通过通孔与机体主油道连通;在轴承盖内部开设有独立于螺栓孔座内部螺栓孔的过轴颈油道,该过轴颈油道的一端与上轴瓦的弧形储油槽末端连通,另一端通向与止推片接触的轴承盖侧面。该结构只在上轴瓦设置储油槽,连杆瓦在上止点区域断油角度较大,容易造成烧瓦,当曲轴主轴的油孔处于下方无油槽的下瓦时,则无油通过,无法对连杆轴颈进行润滑、散热。
上述两种结构在稳态工作均能保证发动机正常润滑,但对于频繁启停工况,因发动机从高转速急降速,导致轴瓦供油不足,经常出现轴瓦异常磨损,当发动机急停机时会发生过热烧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体延时供油润滑系统,在机体上的轴承座孔增加储油槽,延缓压力衰减,在下瓦左右分型面左右开油槽,增加了供油持续角,减少发生烧瓦的故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体延时供油润滑系统,包括主轴颈、上轴瓦、下轴瓦、轴颈油道和机体,所述上轴瓦压紧配合在所述下轴瓦上部,所述机体上设置安装所述上轴瓦的轴承座,所述轴颈油道连通所述主轴颈和连杆轴颈,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机体储油槽,所述机体储油槽和所述机体上的主油道连通,所述上轴瓦内周面环向设置有上储油槽,在所述下轴瓦的内圆周上从其和所述上轴瓦的分型面向下设置有下储油槽,所述下储油槽和所述上储油槽的末端连通,所述下储油槽所处的圆弧角度为25~35°,所述上轴瓦设置有连通所述上储油槽和机体储油槽的进油孔,所述轴颈油道在所述主轴颈上的开口设置在所述上储油槽对应的纵向位上。
本发明在机体的轴承座开机体储油槽,当急停时因有油槽储油腔,延缓压力衰减,同时机体储油槽的油腔中的机油热容量加大,便于吸收轴瓦的热量,因此,减少了轴瓦磨损,增加散热量,减少了烧瓦的故障。
本发明在不改动曲轴的前提下,下轴瓦分型面下方角度为25~35°范围内开槽,该区域的负载比较小,大于25°是为了尽量增加下储油槽的弧度角度,小于35°是为了放置下储油槽太大,避免下储油槽对下轴瓦承载能力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96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