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超表面的低剖面宽带基站天线及通信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9485.3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6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融林;李旺;崔悦慧;张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H01Q9/04;H01Q13/10;H01Q1/36;H01Q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王东东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表面 剖面 宽带 基站 天线 通信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表面的低剖面宽带基站天线及通信设备,包括双极化平面偶极子天线及超表面单元;所述双极化平面偶极子天线包括天线辐射单元、寄生单元及反射板,所述天线辐射单元通过支撑柱设置在反射板的上方,所述寄生单元设置在反射板及天线辐射单元之间,所述超表面单元位于天线辐射单元的上方。该天线具有剖面低,带宽大,辐射方向图稳定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表面的低剖面宽带基站天线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基站天线作为移动基站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通信系统的质量。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系统的复杂度也不断增加。由于目前多个移动通信标准长期共存,基站应用空间紧张,基站天线技术正不断向宽频化和小型化发展。
传统的基于反射板的基站天线,根据镜像原理,偶极子需要放置在距离反射板的λ/4的高度才能保证其电流的一致性,从而获得良好的性能。目前这种剖面高度的天线会使得基站的应用空间更加紧张,不符合基站天线小型化和低剖面化的发展趋势。
超表面是一种具有周期性的特殊电磁材料,其特殊的电磁特性能够降低天线的剖面高度。但是传统的超表面结构的在降低基站天线高度后,依然要保持基站天线覆盖频率范围,高隔离度,低交叉极化等性能,依然具有较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超表面的低剖面宽带基站天线,利用超表面的特殊电磁特性来降低天线剖面高度,并保持原有天线性能的宽带基站天线,该低剖面宽带基站天线能实现63%的阻抗带宽,覆盖1412-2716MHz的频段。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设备。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超表面的低剖面宽带基站天线,包括双极化平面偶极子天线及超表面单元;
所述双极化平面偶极子天线包括天线辐射单元、寄生单元及反射板,所述天线辐射单元通过支撑柱设置在反射板的上方,所述寄生单元设置在反射板及天线辐射单元之间,所述超表面单元位于天线辐射单元的上方。
所述天线辐射单元包括天线辐射介质基板,所述天线辐射介质基板的上表面设置第三辐射臂及第四辐射臂,所述天线辐射介质基板的下表面设置第一辐射臂及第二辐射臂,所述第一辐射臂及第三辐射臂关于天线辐射介质基板中心对称,构成+45度极化振子,所述第二辐射臂及第四辐射臂关于天线辐射介质基板的中心对称,构成-45度极化阵子。
优选的,还包括馈电结构,所述馈电结构包括第一馈线及第二馈线,所述第一馈线印制在天线辐射介质基板的下表面,向+45度极化振子馈电,第二馈线印制在天线辐射介质基板的上表面,向-45度极化振子供电。
所述超表面单元包括超表面介质基板,所述超表面介质基板的上表面设置呈阵列分布的矩形贴片。
所述第一辐射臂、第二辐射臂、第三辐射臂及第四辐射臂的结构相同,均由两个相同的等腰三角形和矩形构成的六边形贴片。
所述六边形贴片设有马蹄型缝隙,其开口方向朝向天线介质基板的中心。
所述反射板为非闭合金属围边式。
优选的,还包括同轴线,所述同轴线分别与第一馈线及第二馈线连接。
所述第一馈线与第二馈线垂直,垂直交点位于天线辐射介质基板的中心点。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所述的低剖面宽带基站天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94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元正极材料NCA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吡唑的新型工业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