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装裁剪机用刀具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9043.9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7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林珍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齐立电子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1/02 | 分类号: | F25B21/02;D06H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丰泽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装 裁剪 刀具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装裁剪机用刀具冷却装置,涉及服装加工技术领域。该服装裁剪机用刀具冷却装置,包括刀具主轴,所述刀具主轴的外围固定安装有第一装置壳体和第二装置壳体,所述第一装置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空压泵,所述第一装置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换热管,所述第二装置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微型气液混合泵。该服装裁剪机用刀具冷却装置,可以将刀具组件产生的高温进行转化制冷,再对刀具主体进行冷却,循环利用,变热为冷,能源转化方便,且达到的冷却效果更好,还能够通过换热管对刀具主轴进行冷却,从而达到间接对刀具组件进行冷却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服装裁剪机用刀具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裁剪机是一种专用于服装材料裁剪的机械设备,其中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就是刀具组件,但是目前在服装材料的裁剪过程中,刀具组件的使用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一、在实际裁剪使用过程中由于刀具长时间的裁剪工作会因为摩擦力导致刀具表面产生高温,高温不仅会影响刀具的使用,还可能会因为高温导致服装材料的损坏;二、目前针对于刀具组件的高温也有一些冷却机构,主要就是通过喷头组件对刀具主体进行冷却气体的喷射,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刀具组件会旋转,导致冷却气体的喷射并不精确,使得冷却效果并不好。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者提供了一种服装裁剪机用刀具冷却装置,可以将刀具组件所产生的高温进行转化制冷,再对刀具主体进行冷却,循环利用,变热为冷,能源转化方便,且达到的冷却效果更好,还能够通过换热管对刀具主轴进行冷却,从而达到间接对刀具组件进行冷却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服装裁剪机用刀具冷却装置,包括刀具主轴、第一装置壳体、第二装置壳体、储液箱、空压泵、换热管、安装壳体、微型气液混合泵、连接管道、刀具组件、套管、传动杆、金属导热胶、强力磁铁、限位块、第一导热金属板、半导体导热片、第二导热金属板、制冷空腔。
其中:
所述刀具主轴的外围固定安装有第一装置壳体和第二装置壳体,所述第一装置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空压泵,所述第一装置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换热管,所述第二装置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微型气液混合泵,所述微型气液混合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换热管下方的刀具主轴外围固定安装有刀具组件,所述刀具组件外围第二装置壳体内部固定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金属导热胶,所述金属导热胶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强力磁铁,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套管的外围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热金属板,所述第一导热金属板的外围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导热片,所述半导体导热片的外围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热金属板,所述第二导热金属板的外围设置有制冷空腔。
优选的,所述空压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储液箱内部的顶端连接,主要保证换热管内的冷却液流通正常。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缠绕安装在刀具主轴的表面,且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储液箱的上端和底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型气液混合泵输入端的连接有两根连接管道连接,且两根连接管道分别与制冷空腔的内部和外接冷却装置连接,即可以通过制冷空腔内部的冷气对刀具进行冷却,又可以连接外接装有冷却介质的装置进行冷却,双重冷却,效果更佳,所述微型气液混合泵输出端的连接管道与外接喷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管为铜制导热套管,主要便于刀具组件表面的高温能够顺利传导。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为金属导热传动杆,主要便于刀具组件表面的高温能够顺利传导。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热金属板安装在制冷空腔的内壁上,便于对热电转化的制冷气体收集在制冷空腔内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服装裁剪机用刀具冷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齐立电子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齐立电子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90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塘水体生态修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模具设计的安全监察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