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眼科检查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8811.9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7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蔚;李中文;郑钦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眼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3/00 | 分类号: | A61B3/00;A61B3/12;A61B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潘卫锋 |
地址: | 31504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眼科 检查 机器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眼科检查机器人,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底端设有底台的台式主体、眼球引导追踪元件、拍摄元件、用于患者眼部信息获取的自动检测元件、为各个电气元件供电的电源。本发明可自动定位被检查者的眼球,分别对焦被检眼的角膜、虹膜和视网膜,自动拍摄相对应的眼表、眼前段和眼底照片,同时自动获得被检眼的角膜曲率和屈光度数,使其替代眼科医生在眼病筛查项目中进行大规模人群眼科的自动全面检查,无需眼科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可节省人力物力成本,检查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自动化眼科检查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进行相对全面的眼科检查需要眼科医生使用裂隙灯显微镜、前置镜来获取被检查者的眼表、眼前段、眼底的信息。如果通过拍照的方式获取被检查者的这类眼部信息,需要由专业的眼科相关技术人员分别使用眼前段照相机、眼底照相机人为对焦被检眼的角膜、虹膜和视网膜来获取眼表、眼前段和眼底照片。同时还需要使用自动验光仪获取被检查者的初步屈光度数,通过角膜地形图检查来获取患者角膜曲率的信息,整个过程繁琐、昂贵、耗时、耗力,很难应用于大规模人群的眼科检查。这就造成了人群中许多眼病无法被及时发现。特别是在卫生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大部分眼病人群在视力损害影响生活后才到上一级医院眼科进行检查,然而许多眼科疾病例如角膜炎、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造成视力不可逆的低下,甚至盲,这会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因此,目前需要一台无需眼科专业人员操作,可自动对焦分别拍摄被检查者眼表、眼前段和眼底并同步进行自动验光和角膜曲率检测的眼科机器人,自动、快速、全面的获取被检查者的眼部数据,提高大规模人群眼科筛查的效率,针对无眼科相关人员的机构或地区,通过远程医疗的方式由上一级医院的眼科医生对眼科机器人所获取的眼部数据进行诊疗分析,或者在眼科机器人中植入人工智能诊疗算法进行自动的诊疗分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动定位被检查者的眼球,分别对焦被检眼的角膜、虹膜和视网膜,自动拍摄相对应的眼表、眼前段和眼底照片,并同时获得患者的角膜曲率和屈光度数的自动化眼科检查机器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化眼科检查机器人,包括底端设有底台的台式主体、眼球引导追踪元件、拍摄元件、用于患者眼部信息获取的自动检测元件、为各个电气元件供电的电源;
所述底台上端设有用于支撑患者下颌的下颌支撑托,台式主体侧壁且位于所述下颌支撑托上部位置处设有眼部检查口;
所述眼球引导追踪元件包括竖直设于台式主体内且与所述眼部检查口贴合的追踪移动板、设于所述追踪移动板中心处且通过眼部检查口延伸至台式主体外部的聚视筒、分别设于追踪移动板左右两侧且与台式主体内壁固定连接的两个电动伸缩杆、竖直设于台式主体内且与追踪移动板相对分布的投射引导板、设于聚视筒内侧的投影器;
所述拍摄元件包括设于台式主体外壁且用于人脸拍摄的摄像头、设于投射引导板上且用于眼球拍摄的内置摄像头、设于聚视筒内壁的光源,所述光源包括照明光源和便于眼底拍摄的近红外光源;
所述自动检测元件包括与各个电气元件电性连接的控制器、设于台式主体外壁的显示操作屏、用于获取眼部屈光信息和眼角膜曲率信息的信息采集模块、用于检测数据保存的存储模块、设于下颌支撑托内的压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眼科医院,未经宁波市眼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88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