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的冷却剂环路布置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58483.2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5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崔怀明;赵禹;任云;王岩;苏荣福;王亚曦;王明利;何迅;廖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G21C15/12 | 分类号: | G21C15/12;G21C15/14;G21D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张严芳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先进 压水堆 核电站 反应堆 冷却剂 环路 布置 结构 | ||
1.适用于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的冷却剂环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泵(1)、蒸汽发生器(2)和反应堆压力容器(3),
所述主泵(1)上设置有主泵进口接管嘴(4)和主泵出口接管嘴(5),所述主泵进口接管嘴(4)位于所述主泵出口接管嘴(5)的上方,
所述蒸汽发生器(2)上设置有蒸汽发生器进口接管嘴(6)和蒸汽发生器出口接管嘴(7),
所述蒸汽发生器进口接管嘴(6)通过主管道热段(10)与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3)连接,所述蒸汽发生器出口接管嘴(7)通过主管道过渡段(11)与所述主泵进口接管嘴(4),所述主泵出口接管嘴(5)通过主管道冷段(12)与反应堆压力容器(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的冷却剂环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过渡段(11)包括相互连接的过渡直管段和过渡段弯头(111),所述过渡直管段与所述主泵进口接管嘴(4),所述过渡段弯头(111)与所述蒸汽发生器出口接管嘴(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的冷却剂环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泵进口接管嘴(4)位于所述主泵(1)的侧边,所述主泵出口接管嘴(5)位于所述主泵(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的冷却剂环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2)和主泵(1)均为3个,且都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3)的周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的冷却剂环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3)包括压力容器进口接管嘴(8)和压力容器出口接管嘴(9),所述压力容器进口接管嘴(8)通过所述主管道冷段(12)与所述主泵出口接管嘴(5)连接,所述压力容器出口接管嘴(9)通过所述主管道热段(10)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进口接管嘴(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的冷却剂环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进口接管嘴(8)位于所述压力容器出口接管嘴(9)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的冷却剂环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进口接管嘴(8)与所述压力容器出口接管嘴(9)均间隔120℃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的冷却剂环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热段(10)包括热段直管段(100)和热段弯头(101),所述热段直管段(100)的一端与所述压力容器出口接管嘴(9)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热段弯头(101)连接,所述热段弯头(101)与蒸汽发生器进口接管嘴(6)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的冷却剂环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冷段(12)包括冷段直管段(120)和冷段弯头(121),所述冷段直管段(120)的一端与所述压力容器进口接管嘴(8)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段弯头(121)连接,所述冷段弯头(121)与主泵出口接管嘴(5)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的冷却剂环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段弯头(101)和所述过渡段弯头(111)的弯曲角度相同,所述冷段弯头(121)的弯曲角度小于所述热段弯头(101)的弯曲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84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线圈四路电压输出结构
- 下一篇:基于遥测包复用的卫星遥测数据下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