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液态散热功能的PCB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8272.9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3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郭西;冯光建;顾毛毛;黄雷;高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集迈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液态 散热 功能 pcb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液态散热功能的PCB结构,包括PCB板,PCB板上设置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管状结构,管状结构上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管状结构上端连接芯片中部,芯片两端设置焊球,焊球连接PCB板。本发明的具有液态散热功能的PCB结构,制作具有整体散热功能的微流道框架,将框架跟PCB板互相嵌套在一起,然后通过芯片底部跟散热框架做散热互联,能大大增加芯片散热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液态散热功能的PCB结构。
背景技术
微波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技术是现代国防武器装备和互联网产业的基础,随着智能通信、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交通等“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兴起,承担数据接入和传输功能的微波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也存在巨大现实需求及潜在市场。
但是对于高频率的微系统,天线阵列的面积越来越小,且天线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在某个特定范围,才能使整个模组具备优良的通信能力。但是对于射频芯片这种模拟器件芯片来讲,其面积不能像数字芯片一样成倍率的缩小,这样就会出现特高频率的射频微系统将没有足够的面积同时放置PA/LNA,需要把PA/LNA堆叠或者竖立放置。
这样散热结构就要采用更先进的液冷或者相变制冷工艺,一般都是用金属加工的方式做射频模组的底座,底座里面设置微流通道,采用焊接的工艺使模组固定在金属底座上完成芯片的放置。但是这种堆叠技术,功率芯片上面的热量需要通过几层介质才能传递给散热液体,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液态散热功能的PCB结构,增加芯片的散热效率。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液态散热功能的PCB结构,其中,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上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管状结构上端连接芯片中部,所述芯片两端设置焊球,所述焊球连接PCB板。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液态散热功能的PCB结构,其中,所述PCB板上还设置金属微流道管,所述金属微流道管为直管、弯管或其组合。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液态散热功能的PCB结构,其中,所述弯管包括竖直的进液管道和水平的连接管道,所述进液管道远离连接管道的一端设置进液口,所述连接管道远离进液管道的一端设置出液口;所述直管一端设置进液口,另一端设置出液口。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液态散热功能的PCB结构,其中,所述金属微流道管为直管和弯管时,所述PCB板上设置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二凹槽,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弯管的进液管道,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弯管的出液管道,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直管,所述弯管的出液口端和直管的进液口端互联;所述直管的出液口端和管状结构的进液口端互联。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液态散热功能的PCB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凹槽深度为0.1~2mm,长度和宽度均为0.1~2mm。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液态散热功能的PCB结构,其中,所述金属微流道管为弯管时,所述PCB板上设置第三通孔、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设置弯管的进液管道,所述弯管的出液管道设置在PCB板外,所述弯管的出液口端连接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和管状结构的进液口端互联。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液态散热功能的PCB结构,其中,所述金属微流道管为弯管时,所述第一凹槽内还设置弯管,所述弯管的出液口端和管状结构的进液口端互联。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液态散热功能的PCB结构,其中,所述金属微流道管为直管时,所述PCB板上设置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和直管的出液口端互联,所述第五通孔和管状结构的进液口端互联。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液态散热功能的PCB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为0.4~10mm,长度为1~100mm,宽度为1~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集迈科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集迈科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82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