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冬茶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8072.3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2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方国强;方国范;王强松;方建武;黄益胜;方素霞;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新安源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德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8 | 代理人: | 刘希慧 |
地址: | 245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采摘、摊晾、高温蒸青、摊晾、低温蒸青、摊晾、揉捻、发酵、复揉捻、摊晾、初烘、摊晾、过水、复烘、堆放、提香及包装。本发明在高温蒸青、低温蒸青、复揉捻及初烘后均增加摊晾工序,使每一道加工工序后茶叶温度迅速降低,避免因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产生水闷味。摊晾时将茶叶装进竹制或木制贮茶器,盖上塑料袋进行摊晾回潮,促进叶内部水分输送到叶表面,使芽叶水分重新分布均匀,有利于茶叶外形平整及内含物质均匀转化,以手捏茶叶柔软为适度,有助于茶叶含水量均匀一致且可提高茶叶的水浸出物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冬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冬茶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在“绿色、有机、健康”的消费潮流盛行之时,茶叶对人体健康特有的功效越来越被证实。中国已经进入了全民喝茶的时代,尤其是分化出中老年茶客对茶叶功效品位的高要求,年轻茶客对茶叶时尚的需要,以及青少年对天然茶饮料健康的需要,直接刺激了茶产业链的延伸,冬茶系列产品的研发可弥补茶叶细分市场的空白,进行产品创新。目前,冬茶生产主要沿用传统的工艺,而传统工艺制备的冬茶品质不佳,如茶汤缺少香气,难得上乘;茶叶香气不足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冬茶的制备工艺,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冬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选择冬天下霜天,气温5℃以下,采摘茶树的初展嫩叶作为制茶原料;
2)摊晾:将摘下的茶叶均匀地摊在筛上,厚度为0.5-2cm,摊晾10-12h;
3)高温蒸青:将摊晾后的茶叶在110-120℃条件下高温蒸青10min,得到蒸青茶叶;
4)摊晾:将高温蒸青后的茶叶在20-25℃条件下装进竹制或木制贮茶器,盖上塑料袋进行摊晾回潮,摊晾过程中不翻动,时间50-60h;
5)低温蒸青:将摊晾后的茶叶在80-90℃条件下低温蒸青,得到二次蒸青茶叶;
6)摊晾:将低温蒸青的茶叶在20-25℃条件下装进竹制或木制贮茶器,盖上塑料袋进行摊晾回潮,摊晾过程中不翻动,摊放20-30h;
7)揉捻:用揉捻机或手工揉捻成形,揉捻时间40-80分钟;
8)发酵:将揉捻叶按每公斤发酵物加入2g-3g的比例加入乙醇揉捻拌匀,然后均匀、松散堆放,厚度4-6cm,有氧环境下发酵;发酵温度30-40℃,湿度95-100%;待叶色转红后继续发酵0.5-1小时;
9)复揉捻:采用手工方式再次轻揉捻15-20分钟,得到定型冬茶叶;
10)摊晾:将茶叶在室内自然条件下装进竹制或木制贮茶器,盖上塑料袋进行摊晾回潮,摊晾过程中不翻动,时间20-40min;
11)初烘:将摊晾后的茶叶置于60-70℃的烘干机中烘焙20-40min;
12)提香:在烘干机上烘干结束后,将温度提高到80~110℃,保持10~30秒,将茶叶下机,获得成品;
13)包装:筛分,趁热包装。
进一步的,步骤1)中采摘的茶叶是一芽一叶的新鲜茶叶。
进一步的,步骤11)初烘至步骤12)提香之间还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1-1)摊晾:将初烘后的茶叶在室内自然条件下装进竹制或木制贮茶器,盖上塑料袋进行摊晾回潮,摊晾过程中不翻动,时间20-40min;
11-2)过水:用3-5℃的凉水浸泡清洗上述茶叶,得到洗净茶叶,以除去生产过程中吸附的灰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新安源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市新安源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80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绿茶叶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绿色食品茶叶用生物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