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色可激光标记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7146.1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3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左立增;夏建盟;陈延安;孙刚;李志平;谢正瑞;卢先博;陈桂吉;赵鹏伟;张引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77/02;C08L23/06;C08L83/04;C08K13/02;C08K3/04;C08K3/22;C08K5/134;C08K5/526;C08K5/098;C08K3/30;C08J3/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魏峯;宋缨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色 激光 标记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色可激光标记母粒及其制备方法。该母粒按照重量分数包括以下组分:50%‑90%载体树脂,0.1%‑1.2%抗氧剂,0.1%‑3%润滑剂,0.5%‑10%蓝色激光助剂,5%‑40%黑色激光助剂,0.2%‑5%绿色激光助剂,0.1%‑0.7%黄色激光助剂,0.1%‑10%白色激光助剂。该母粒组分简单,制备过程环境污染小,而且可以直接添加至改性塑料中使用,适用于多种改性塑料体系,适用性广,可为改性塑料提供良好的浅色标记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标记材料及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深色可激光标记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提高塑料制品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辨识性和追溯性,通常在其表面进行标识。传统的标识方法包括丝网印刷、转移印刷和油墨印刷等。这些方法均为表面标识方式,在标识过程中存在污染环境的风险,在制件贮存、搬运、使用等过程中由于刮擦或者化学污染等原因存在易磨损、褪色等缺点。
激光标记是一种新型的标记方法,该技术利用激光的高能量连续作用在样件表面,使表层物质瞬间蒸发,通过光能导致表层物质发生物理化学变化,或者通过热效应烧蚀样件表面材料而永久留下标记,具有标记速度快、可控程序高、自由度高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激光标记根据效果可以分为三类:深色基体标记浅色,浅色基体标记深色,以及标记彩色。其中,深色基体标记浅色标记效果最为明显,一般通过在基体中添加打标剂,再通过一定的工艺实现。但目前而言,标记效果较好的打标剂一般为粉体且成分复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易导致分散不均,降低打标效果和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
中国专利CN104448531A公开了一种用于浅色标识的镭雕母粒及其制备方法,该母粒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载体树脂95~66份,光吸收色粉0.01~0.5份,光反射粉0.01~0.5份,发泡剂0.7~6份,炭黑0.05~1.5份,增白填料5~20份,加工改性油0.01~4份,所述光吸收色粉为黄色类颜料或染料、蓝色类颜料或染料、绿色颜料或染料中的至少一种;该母粒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基体树脂中,该母粒应用过程中添加量少,直接和树脂共混就可以实现激光标记,标记效果均匀、清晰、与树脂的对比度高,并且该母粒在基体树脂中相容性好分散均匀。但是该母粒和树脂共混后的激光标记效果以及激光标记耐久性等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深色可激光标记母粒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激光标记材料激光标记效果以及激光标记耐久性不佳等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色可激光标记母粒,所述母粒按照重量分数包括以下组分:50%-90%载体树脂,0.1%-1.2%抗氧剂,0.1%-3%润滑剂,0.5%-10%蓝色激光助剂,5%-40%黑色激光助剂,0.2%-5%绿色激光助剂,0.1%-0.7%黄色激光助剂,0.1%-10%白色激光助剂。
所述载体树脂为热塑性树脂。
所述热塑性树脂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醛、乙烯-醋酸乙烯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抗氧剂组分按照重量分数包括20%-50%主抗氧剂和50%-80%辅助抗氧剂。
所述主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
所述辅助抗氧剂为硫代酯类抗氧剂和/或亚磷酸酯类抗氧剂。
所述润滑剂包括脂肪酰胺类润滑剂、有机硅酮类润滑剂、脂肪酸及酯类润滑剂、烃类润滑剂、硬脂酸类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蓝色激光助剂包括酞青蓝、钴蓝、群青蓝、铁蓝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黑色激光助剂包括着色炭黑和/或乙炔炭黑。
所述绿色激光助剂包括钴绿、酞青绿中的一种或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71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