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热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6938.7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6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黄祯荣;黄铁兴;冯永平;张建雷;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祥鑫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C1/03;C22C1/06;C22F1/047 |
代理公司: | 泉州丰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9 | 代理人: | 朱剑虹 |
地址: | 350119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铝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导热铝合金,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其包括有:Mg:0.58-0.67%;Si:0.27-0.36%;Mn:0.07-0.13%;Cu:0.1-0.15%;Ti:0.08-0.14%;Mo:0.05-0.1%;Nb:0.06-0.09%;Ce:0.02-0.04%;Pr:0.01-0.02%;Yb:0.02-0.03%;其还包括有非金属成分:聚氧化烯磷酸酯、芳族缩合磷酸酯、脂族磷酸酯的混合物,其余为Al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热铝合金,其特征在于,Ti为金属内部具有逐渐变化阶梯结构的合金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导热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Si、Mn、Cu、Ti铸造成对应的中间合金,将中间合金、Mg锭、Mo锭、Nb锭、Ce锭、Pr锭、Yb锭依次加入到熔炼炉中,然后将炉气温度升温至中间合金及Mg锭、Mo锭、Nb锭、Ce锭、Pr锭、Yb锭全部熔化后,再将炉气温度提升,加入Al锭,保温1-1.5h至Al锭完全熔化后得到合金溶液,将合金熔液的温度降低,加入精炼剂,接着进行精炼,接着进行静置、扒渣和铸造,具体工艺包括:静置合金溶液温度达到725±5℃,铸造,铸造开始前铸盘预热充分,铸造时过滤箱出口温度在690-715℃,采用热顶铸造,铸造稳定后,铸盘冷端盘尾熔体温度达到673-685℃,铸造前需要在除气箱加入Al-5Ti-1B细化剂,过滤箱加入铝钛硼丝,得到铸锭;
(2)将步骤(1)制得的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得到均匀化后的铸锭;
(3)对步骤(2)制得的均匀化后的铸锭进行热挤压,得到铝合金型材,
(4)将步骤(3)制得的铝合金型材采用淬火风机进行冷却,型材出口温度控制在590±5℃;
(5)第一次时效:将淬火后的铝合金型材在时效炉内加热,然后保温2-3h;
(6)检验:通过导热仪对步骤(5)经过人工时效的铝合金型材进行检验;
(7)第二次时效:对热导率小于235W/(m·K)的铝合金型材进行二次时效,保温1-2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导热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再将炉气温度提升23-2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导热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合金熔液的温度降低至725-73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导热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精炼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钾12-16份、氟化铝钠7-10份、硫化钙9-15份、冰晶石5-8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导热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钾15份、氟化铝钠9份、硫化钙12份、冰晶石7份。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导热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细化剂Al-5Ti-1B加入量为1.5-2kg/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导热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将淬火后的铝合金型材在时效炉内加热至192-203℃。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导热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二次时效的温度为295-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祥鑫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祥鑫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69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式复合开关
- 下一篇:一种机械设备板状零部件用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