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禁盗插芯门锁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6892.9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7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姚自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自立 |
主分类号: | E05B27/00 | 分类号: | E05B27/00;E05B27/08;E05B15/00;E05B19/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方淮;蔡学俊 |
地址: |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禁盗插芯 门锁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禁盗插芯门锁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内外两锁芯套以及夹设在内外锁芯套之间的波轮(锁闩拨叉)内外锁芯套内分别嵌没有处于同一轴线上的内外锁芯,内锁芯外端与外锁芯内端均设有凸缘,所述波轮(锁闩拨叉)内外端面均开设与两凸缘对接的凹槽,凹槽中心内外贯穿开设通孔,通孔内插设有顶销,内锁芯外端面与外锁芯内端面上均朝锁芯内开设供浮动键插设在内的插槽,该插槽均朝内外锁芯侧端横向延伸依次穿出锁芯与锁芯套的侧壁,通过钥匙、锁芯、门弹子、锥度弹子、锁闩拨叉的重重设计,层层禁盗,将大大提高该锁具的禁盗能力,符合禁盗设计理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禁盗插芯门锁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设计概念的有效更新,防盗门的设计越来越豪华美观,可贵的是美而不柔坚不可摧。安装于防盗门中的锁体,卓越的创新层出不穷,最典型的变革:出现了手铐式的锁闩,但锁芯的设计概念始终滞后,没有从防不胜防的防盗设计概念跃升至工具永远无解的禁盗设计概念,防盗门、锁体、锁芯三位一体没有得到同步发展;门再坚固、锁体再卓越,锁芯太烂一切都归于零,盗者通过工具开锁入室瞄准的一直是锁芯。尽管锁具界创新例一直在不断涌现,但一款新锁一上市,对应的开锁工具立马跟出。这些开锁工具从地下流通渠道或网上都可以很方便地买到。这些开锁工具最大特点是:操作无声、破解快速。如此给天下万民的安居埋下极大隐患。锁具同质化泛滥不是仅存在于中国,这是世界性的问题。
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禁盗锁上市后,昙花一现永远地消失了。本发明禁盗插芯门锁也是工具永远无法破解,但没有任何负面后果。面对防不胜防之防盗锁的一统天下,唯靠一款工具永远无解的禁盗锁,绝对无法满足中国十四亿人口,世界七十五亿人口(出口)的用锁安全需求。然而,如果延续长久以来防盗设计概念的创新设计思维方式,全世界依然不会出现除姚氏禁盗锁之外的第二款工具永远无解的锁。
整个锁界不仅创新不断且品类五花八门,总归而言有三大类:磁性密码锁、电子密码锁和机械锁。
磁性密码锁:这种锁没有钥匙孔,锁具内部的磁点排列与钥匙内层磁点排列一致,以磁点的常闭常开的排列组合产生密钥量,钥匙开锁紧贴锁具表层,正负极的相吸相斥符合预设锁就开了。
电子密码锁:这种锁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外开始研制,是一种通过密码输入来控制电路或芯片工作,从而控制机械开关的闭合完成开锁闭锁指令。经过几代电子密码锁的演变,现在以芯片为核心,通过编程来实现超大密钥量的电子智能锁大量涌现。如:指纹锁、人脸识别,密钥量数以亿计。人工智能推广于其他领域前景相当看好,然而,应用于安防领域最棘手的问题,是智能锁的天敌:解码器。
机械锁:这是历史最悠久的一种锁类,古代早已有之,本人曾据史料记载,还原了早已失传的宋代棋盘锁。宋朝经济已达相当繁荣,盗贼也随之猖獗,大户人家请能工巧匠想出一种不便移动又难以破解的棋盘锁,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密钥量大到无法想象。但结构过于繁杂没有推广价值。随着技术的进步,机械锁衍生出不少品类:簧片锁、叶片锁、螺纹锁、机械定时锁、机械转钮密码锁......然而,最具颠覆性变革潜在因素而应摆在首位的还是机械弹子锁。这种锁一直被锁界资深人士看好,这种锁在世界范围内被应用最广。
尽管,机械弹子锁被认为最具变革优化潜力的锁类,但未实现颠覆性变革的机械弹子锁存在诸多弊端,脆弱得很是不争的事实:
锁具在防暴开功能设置上一直很脆弱,即使技术性开启有难度的锁,以暴开手段也能达到非正常开启之目的。边栓设计概念的锁发明出来后,很多锁企跟风仿效。但边栓设计概念的锁防暴力开启功能更脆弱,而且暴开工具开启后,原配钥匙照常可以使用。中国卖得最红火的一款品牌锁,在一次擂台上被攻擂手用暴开工具开启,锁被暴开后原配钥匙照常可以使用,符合擂台游戏规则。然而,至今边栓设计概念的锁依然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现就本发明专利禁盗插芯的锁颠覆性变革所涉及的单项先予简要概述:
一、锁具整体外观造型的变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自立,未经姚自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68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