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射传输阵列天线及其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6793.0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1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薛谦忠;席宝坤;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Q21/00 | 分类号: | H01Q21/00;H01Q1/38;H01Q1/52;H01Q3/02;H01Q15/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蕾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传输 阵列 天线 及其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反射传输阵列天线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每个反射单元的中心坐标以及极子的长度,对第一介质基板上下表面的金属层进行刻蚀,以得到反射阵列天线;
根据每个传输单元的中心坐标以及极子的长度,对第二介质基板上下表面的金属层进行刻蚀,每个传输单元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介质基板上下表面的多个极子;
在所述第二介质基板上开设通孔,并在所述通孔的内壁形成金属层,以得到传输阵列天线,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介质基板上下表面的极子;
将所述反射阵列天线与所述传输阵列天线间隔指定距离平行设置,且所述反射阵列天线具有极子的一侧远离所述传输阵列天线,以得到反射传输阵列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反射单元中的极子的长度和所述每个传输单元中的极子的长度通过以下方法确定:
确定所述反射单元中的极子的长度与补偿相位的第一关系曲线,并确定所述传输单元中的极子的长度与补偿相位的第二关系曲线;
根据所述每个反射单元的中心坐标,确定每个反射单元的补偿相位;
根据所述每个传输单元的中心坐标,确定每个传输单元的补偿相位;
在所述第一关系曲线中,确定与每个反射单元的补偿相位对应的极子的长度;
在所述第二关系曲线中,确定与每个传输单元的补偿相位对应的极子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反射单元的补偿相位与所述每个传输单元的补偿相位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其中,k0是真空中的传播常数,di代表馈源相位中心到第i个反射单元或第i个传输单元的距离;(xi,yi)是第i个反射单元或第i个传输单元的中心坐标;为反射阵列天线的辐射方向;φR(xi,yi)是第i个反射单元或第i个传输单元的补偿相位。
4.一种反射传输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射阵列天线,所述反射阵列天线包括第一介质基板,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基板一侧的极子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基板另一侧的极化栅;
传输阵列天线,所述传输阵列天线包括第二介质基板,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介质基板上下表面的多个极子,以及多个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介质基板上下表面的极子;
所述反射阵列天线与所述传输阵列天线间隔指定距离平行设置,且所述反射阵列天线具有极子的一侧远离所述传输阵列天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传输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阵列天线的坐标轴o-x’y’z相对于所述反射阵列天线的坐标轴o-xyz绕z轴旋转45度,所述反射阵列天线划分为多个反射单元,每个反射单元的一侧包括沿所述坐标轴o-xyz中的x方向延伸的三个平行的极子,所述传输阵列天线划分为多个传输单元,每个传输单元的两侧包括沿所述坐标轴o-x’y’z中的x’方向延伸的两个极子与y’方向延伸的两个极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传输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平行的极子的长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Lu2=0.8Lu1
其中,Lu2为所述三个平行的极子中,位于中间的极子的长度,Lu1为所述三个平行的极子中,位于两侧的极子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67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