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脂饮食诱导的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色素兔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6142.1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9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钰娇;岑小波;陈大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华西海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23K50/50;A23K20/158;A23K20/168;A61K4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食 诱导 前部 缺血性 视神经 病变 色素 模型 构建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色素兔模型的构建方法,属于眼科疾病动物模型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在兔维持饲料中添加重量比10%±3%的猪油和1%±0.5%胆固醇,持续喂养色素兔24周以上。本发明的方法仅需饮食控制,即可使动物产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症状,简单便捷,易于产业化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眼科疾病动物模型领域。
背景技术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是50岁以上人群中最常见的急性致盲性视神经病变,一直是眼科临床工作的重点及难点。AION系由于睫状后动脉循环障碍造成前部视神经(即视盘)供血不足,常双眼受累,先后发病间隔不一;在临床上可分为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和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AION)两种。前者占所有AION病例约85%,后者发病率较低,通常累及70岁以上人群。目前NAION病理生理的发病机制不清且存在争议,普遍认可的危险因素是“视盘拥挤”,组织学研究显示梗死区位于睫状后短动脉(short posterior ciliary arteries,SPCAs)供应的视乳头筛板区和筛板后区。并且FFA和ICGA研究报道无脉络膜循环受损的视乳头也存在充盈延迟及缺损,表明血管病变位于脉络膜分支动脉之后分布于视乳头周围的SPCA分支,而并非睫状短动脉本身;此外,夜间行性低血压、高血压、糖尿病、血液高凝状态、特定药物、高脂血症以及基因遗传因素等也都被报道与该病密切相关。由于目前NAION的病因未知,因此迫切需要加深对其认识,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控制病情发展和减少致盲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报道了大量NAION的临床研究,但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此外,由于医学伦理的限制,多数对NAION在视乳头视神经结构、功能及生化方面的研究不能直接以人作为研究对象,并且NAION本身不属于致死性疾病,临床受累标本来源困难,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动物疾病模型来指导其研究,通过模拟人NAION的特征来探索其发病机制和开发新型治疗以期阻止或者延缓NAION进程。
但是如何建立可靠的NAION实验模型仍是目前其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目前主要有两种NAION动物模型,即利用啮齿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的光动力栓塞模型模拟AION的临床特征。光动力栓塞方法首先是由Watson等于1985年报道用于诱导脑缺血。Mosinger和Olney于1989年报道利用该方法也可以诱导视网膜缺血。Fluhler等于1989年进行了改进,将孟加拉玫红进行大鼠静脉注射后随即将视乳头暴露在特定氩绿激光(514nm)下,几秒钟之内光敏的孟加拉玫红能选择性的破坏视乳头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栓,优点是没有热损失。由于小鼠在实验中更常用,并且具有转基因模型建立的优势,Smeyne等于1993年报道了利用Thy-1(CFP)/cfos(LacZ)双转基因小鼠可模拟NAION部分表型。Goldenberg-Cohen等于2005年利用该光化学诱导方法建立了NAION小鼠模型。但由于啮齿动物眼球小,且没有人的视网膜黄斑区,因此Chen等于2008年报道了运用光动力栓塞方法建立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模拟NAION模型。
这类模型模拟的单个视神经节细胞轴索缺血相关的早期组织学、电生理和分子改变与人NAION的发生过程相类似;也可以分析动物视神经梗死后视神经及视网膜的改变。有报道啮齿类动物的AION模型用于研究雌激素治疗AION的疗效,但是结果并没有增加对视神经保护作用。此外,这类模型也被用于研究AION相关的RGC细胞凋亡和视网膜变化。但是有研究认为这种光化学诱导的动物模型并不能真实反映人NAION发生过程和自然病程,而且该方法在造模过程中主要破坏的是供应视网膜内层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而不是深部的睫状后动脉。另外由于灵长类动物成本高以及动物伦理的问题,也很难广泛用于疾病模型的建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NAION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华西海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华西海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61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