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机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6093.1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2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臣;杨胜利;李良晖;张锦旺;岳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3B17/56 | 分类号: | G03B17/56;B08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崔玥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机 镜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机镜头。该镜头包括外壳、防尘玻璃、内层风刀、气囊隔离罩、外层风刀、气体进口、相机放置腔、数据处理器、外部粉尘水雾传感器以及内部粉尘水雾传感器;通过根据所述空气中的粉尘、水雾浓度信号以及所述防尘玻璃上的粉尘、水雾信号信号控制所述气囊隔离罩、所述内层风刀以及所述外层风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井下的自清洁相镜头,为井下图像采集工作提供保障与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机镜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相机镜头。
背景技术
相机在井下经常用到,比如放在皮带上方的相机监控煤流状态、放在放顶煤工作面支架上的相机监控后刮板上煤矸放出状态、放在工作面两端头的相机用于实时掌握工作面回采情况等,由于割煤、放煤、注水等工序,造成井下空气中高浓度粉尘与水雾,环境恶劣,对于精密的相机而言,如果粉尘和水雾附着在镜头上,不仅会影响相机的拍摄效果,时间一久,更会对相机镜头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目前使用的很多相机不带有自清洁功能,或者是自清洁效果不好,使用舵机扫尘的镜头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效果越来越差,机械部分也很容易出现故障,而且无法应对井下水雾大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机镜头,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井下图像采集工作提供保障与便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相机镜头,包括:外壳、防尘玻璃、内层风刀、气囊隔离罩、外层风刀、气体进口、相机放置腔、数据处理器、外部粉尘水雾传感器以及内部粉尘水雾传感器;
所述相机放置腔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相机放置腔用于放置相机;
所述气囊隔离罩、所述内层风刀以及所述防尘玻璃由所述外壳的外部到内部依次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防尘玻璃正对所述相机,所述内层风刀的出风口紧贴防尘玻璃;所述气囊隔离罩与外界环境相接触;
所述外层风刀固定在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气囊隔离罩、内层风刀以及防尘玻璃共面设置;
所述气体进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外层风刀相对面设置;所述气体进口用于输送高压气体至所述外层风刀、所述内层风刀以及所述气囊隔离罩;
所述外部粉尘水雾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外壳上,且位于所述气囊隔离罩与所述外层风刀之间;所述外部粉尘水雾传感器用于采集空气中的粉尘、水雾浓度信号;
所述内部粉尘水雾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外壳上,且位于所述内层风刀与所述防尘玻璃之间;所述内部粉尘水雾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防尘玻璃上的粉尘、水雾信号;
所述数据处理器固定在所述外壳上,且分别与所述气囊隔离罩、所述内层风刀、所述外层风刀、所述外部粉尘水雾传感器和所述内部粉尘水雾传感器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空气中的粉尘、水雾浓度信号以及所述防尘玻璃上的粉尘、水雾信号信号控制所述气囊隔离罩、所述内层风刀以及所述外层风刀。
可选的,所述防尘玻璃内置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用于去除附着在所述防尘玻璃表面的水雾。
可选的,所述防尘玻璃表面镀有防静电膜。
可选的,所述气囊隔离罩为三瓣气囊隔离罩。
可选的,所述气囊隔离罩采用柔性TPU高分子材料。
可选的,所述的一种相机镜头还包括:安全阀;
所述安全阀固定所述气体进口处,且与所述数据处理器连接;所述安全阀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处理器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气体进口的打开与关闭。
可选的,所述的一种相机镜头还包括:补光灯;
所述补光灯固定在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气体进口相对面设置。
可选的,所述的一种相机镜头还包括:磁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60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