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炉大棚内部耐火泥浆输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5702.1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5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佳华;吴春桥;黎耀南;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29/02 | 分类号: | C10B2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吴艳姣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炉 大棚 内部 耐火 泥浆 输送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焦炉大棚内部耐火泥浆输送系统,包括泥浆搅拌系统、泥浆存储系统、喷吹系统、输送管路和支管升降装置。泥浆搅拌系统包括搅拌罐、送料球阀、送料管;泥浆存储系统包括存储罐、下料球阀、下料管和混合器;喷吹系统包括空压机、压缩空气输入管路、储气罐、压缩空气输出管路;输送管路包括耐火泥浆喷吹主管、软管、耐火泥浆喷吹支管、工作位喷吹支管。搅拌完成后耐火泥浆经送料管输送至存储罐中;在存储罐中一边搅拌一边待料,待存储罐满后;打开下料球阀,泥浆流入混合器;同时开启空压机,储气罐气压稳定后开启空气输出阀门,将压缩空气送入混合器;耐火泥浆通过压缩空气喷吹至喷吹主管,经工作位喷吹支管将耐火泥浆输送到工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焦炉大棚内部耐火泥浆输送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焦炉大棚内部耐火泥浆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焦炉工程中耐火材料砌筑是其中最核心的工艺,由于耐材在施工过程中不能见水的特性,在焦炉工程施工中一般会使用钢结构形式的焦炉大棚将焦炉整体保护在大棚中。目前一台焦炉约有60-70孔炭化室,施工时分为15-20个小组进行耐材砌筑施工,每个小组在耐材砌筑时,均要有专人负责耐火泥浆的运输,保证整个小组的工作连续性,因此,在一台焦炉砌筑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工去实现耐火泥浆的运输,工作强度大,作业效率低。
鉴于此,目前亟需发明一种能满足焦炉大棚内部耐火泥浆输送效率的系统,避免常规施工工艺的弊端,能增强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工程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焦炉大棚内部耐火泥浆输送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焦炉大棚内部耐火泥浆输送系统,包括泥浆搅拌系统、泥浆存储系统、喷吹系统、输送管路和支管升降装置;
泥浆搅拌系统包括搅拌罐、搅拌罐电机、送料球阀、送料管;搅拌罐侧面中下部通过送料管连接泥浆搅拌存储罐,送料球阀连接在送料管上控制送料管的开启和关闭;
泥浆存储系统包括泥浆搅拌存储罐、存储罐电机、下料球阀、下料管和混合器;泥浆搅拌存储罐下部连接有下料管,下料球阀连接在下料管上控制下料管的开启和关闭,下料管另一端连通混合器;
喷吹系统包括空压机、压缩空气输入管路、储气罐、空气输出阀门、压缩空气输出管路;空压机连通压缩空气输入管路,压缩空气输入管路连通储气罐,储气罐连通压缩空气输出管路,压缩空气输出管路上连接有空气输出阀门,压缩空气输出管路末端连接混合器;所述混合器为一个腔室。
输送管路包括耐火泥浆喷吹主管、软管、耐火泥浆喷吹支管、工作位喷吹支管;耐火泥浆喷吹主管中部连接一截软管,耐火泥浆喷吹主管输出端通过三通连接耐火泥浆喷吹支管,沿耐火泥浆喷吹支管通过三通连接多个工作位喷吹支管。
上述的一种焦炉大棚内部耐火泥浆输送系统,
所述喷吹主管固定于焦炉大棚立柱上,耐火泥浆喷吹支管临时固定于焦炉大棚立柱及柱间支撑上,所述耐火泥浆喷吹支管随砌筑高度上升而上升,所述耐火泥浆喷吹支管升降采用固定于焦炉大棚顶面的支管升降装置实现电动升降。
上述的一种焦炉大棚内部耐火泥浆输送系统,所述支管升降装置为超长电动吊杆,所述超长电动吊杆主要包括升降电机、传动螺杆、套筒螺母、连接杆和钩头,将升降电机固定于使用部位上方,传动螺杆一端连接于升降电机输出轴上,另一端与套筒螺母螺纹连接,传动螺杆与套筒螺母连接端部连接止退环,套筒螺母焊接于连接杆上,分为正旋套筒螺母和逆旋套筒螺母,分别对应正旋传动螺杆和逆旋传动螺杆,连接杆为空心筒体;安装时先将与传动螺杆配套的套筒螺母焊接在连接杆上,再将传动螺杆旋入套筒螺母内。
上述的一种焦炉大棚内部耐火泥浆输送系统,还包括止退环,所述传动螺杆两侧开有月牙孔,将直径大于传动螺杆的止退环从连接杆的月牙孔处焊接在传动螺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57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火材料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煤粉燃烧性能检测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