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内陆水域的坡岸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5239.0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2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孟国栋;童金;吴火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万山水利水电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软件***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内陆 水域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内陆水域阻水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内陆水域的坡岸结构,其包括坝体、设置在坝体上侧的防浪墙、倾斜设置的坡面,所述坡面上设置有坡面板,所述坡面下侧设置有支撑基底,所述支撑基底一侧抵触在坡面板上,坡面板上固定设置有阻浪板,所述阻浪板下侧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上固定设置有拦截网,所述阻浪板在坡面板上向上依次设置有多个。本申请具有提高坡面板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内陆水域阻水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内陆水域的坡岸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一些内陆水量较大较多的水域,例如水库中,通常会设置有阻挡水体的水坝,进行蓄水发电等一系列的水利工作。
在上述水体环境中往往会设置护岸坡面结构,为防止波浪对坡岸的冲击,通常会在坡岸上设置坡面板,坡面板能够对波浪进行阻挡,减少波浪与坡岸的接触。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坡面板不能稳定的放置在坡面上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坡面板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内陆水域的坡岸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内陆水域的坡岸结构,包括坝体、设置在坝体上侧的防浪墙、倾斜设置的坡面,所述坡面上设置有坡面板,所述坡面下侧设置有支撑基底,所述支撑基底一侧抵触在坡面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坡面板设置在坡面上后,坡面板的下侧与支撑基底相接触,支撑基底能够对坡面板进行阻挡,防止坡面板下滑,达到提高坡面板稳定性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支撑基底的下侧设置有支撑桩,所述支撑基底下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支撑桩位于安装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桩能够对支撑基底进行支撑,防止支撑基底的下沉和晃动,达到稳定支撑基底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支撑桩一侧侧壁上设置有加密桩,所述加密桩位于安装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密桩能够对支撑基底进一步支撑,进一步防止支撑基底下移,达到稳定支撑基底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坡面板上固定设置有阻浪板,所述阻浪板下侧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上固定设置有拦截网,所述阻浪板在坡面板上向上依次设置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浪板能够对波浪进行阻挡,减少波浪对坡面板的冲击,波浪带动垃圾冲击在阻浪板上后,在波浪退浪后,垃圾可落到阻浪板和坡面板之间,排水槽将水排出,拦截网能够对垃圾进行阻挡,达到方便收集垃圾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坡面板上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板、移动绳,所述阻浪板上开设有让位槽,所述收集板放置在让位槽中,所述移动绳依次固定连接在多个收集板上,所述移动绳一端设置在防浪墙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移动绳朝向远离支撑基底一侧移动,移动绳能够带动收集板朝向防浪墙一侧进行移动,收集板带动垃圾朝向防浪墙一侧进行移动,达到方便收集垃圾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支撑基底与防浪墙之间设置有导向轨,所述收集板上设置有移动环,所述移动环套设在导向轨上,所述导向轨远离支撑基底的一端弯曲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环位于导向个轨上,在收集板进行移动时,导向轨能够方便减少收集板的晃动,导向轨远离支撑基底一端弯曲设置,在收集板移动到弯曲部分时,收集板能够进行倾倒,将收集板上的垃圾倒出,达到方便收集垃圾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坡面板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收集板位于移动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槽能够减少收集板移动时的晃动,达到稳定收集板移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移动槽两侧槽壁向外敞口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万山水利水电设计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万山水利水电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52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