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Koblitz曲线的加速标量乘计算的椭圆曲线加解密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55045.0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0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 发明(设计)人: | 于伟;李兴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L9/30 | 分类号: | H04L9/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邱晓锋 |
| 地址: | 1000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koblitz 曲线 加速 标量 计算 椭圆 解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Koblitz曲线的加速标量乘计算的椭圆曲线加解密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椭圆曲线密钥生成步骤、椭圆曲线加密步骤以及椭圆曲线解密步骤,各步骤中的标量乘计算过程包括:1)计算特征2的有限域上的加法、乘法、平方、求逆,并给出Koblitz曲线的参数;2)实现Koblitz曲线上的Frobenius映射和点加运算;3)对输入的标量n进行处理;4)采用规则的窗口TNAF算法,在输入椭圆曲线的点P后计算出标量乘nP;5)将标量乘的结果根据需求进行输出。本发明提出了更加快速的地实现标量乘计算方法,高效实现了Koblitz椭圆曲线加解密,具有抵抗简单侧信道攻击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椭圆曲线密码学的快速加解密的计算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Koblitz曲线的加速标量乘计算的椭圆曲线加解密方法和系统,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进人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安全备受关注。密码学作为保护数据安全的有效方式被广泛研究和使用。现在密码学主要分为两类:公钥密码学和对称密码学。
对称密码学加解密时,使用相同的密钥。其优点是加解密速度快。对称密码体系的问题是密钥的分发和管理。如果网络中有n个用户,每个用户能和别的n-1个用户通信需要储存 n-1个密钥,则该网络中密钥的个数是n(n-1)。如何安全的共享秘钥成为一大难题。1976年, Diffie和Hellman在论文New directions in cryptography中提出的公钥密码学思想解决了传统对称密码的三个问题:密钥分发、密钥管理和提供不可否认服务。
Rivest,Shamir和Adleman在1977年给出首个公钥密码算法方案,即RSA公钥密码体制。公钥密码体制通信的双方不需要共享一个固定的私钥。公钥密码的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用户公开的参数,作为公钥;用户私有的参数,作为私钥。公钥密码体制可以实现一些对称密码不具备的功能,如签名和验签等,这为实现其他具有各种密码学需求的协议方案提供基础。目前的网络通信中,一般情况下通信双方先通过公钥密码体制进行密钥交换。通信双方得到共同的会话密钥后,再使用对称密钥体制完成加解密功能。由于对称密码体制的效率高,使用公钥密码体制解决了密码分发和密钥管理的问题,这样很好的解决了存储、秘钥分发和效率的问题。
1985年,Koblitz和Miller同时独立地提出了椭圆曲线公钥密码体制(ECC:elliptic curve cryptosystem)。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安全基于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的困难性。目前为止,普通椭圆曲线上离散对数问题的攻击算法都是指数时间的。因此,ECC与其他公钥密码体制如RSA和DSA相比有很多优点:
1.抗攻击性强。在使用相同的密钥长度的情况下,ECC的抗攻击性比RSA、DSA强很多倍。RSA和ECC密钥长度的比较如表1所示。我国的SM2椭圆曲线标准推荐使用的椭圆曲线密码的密钥长度为256比特,其保密年限为2040年。随着安全强度的增加,RSA密钥长度增加的速度远远大于ECC。ECC比RSA抗攻击性强的主要原因:攻击RSA的时间复杂性是亚指数时间的,攻击ECC的时间复杂性是指数的。
表1
2.存储空间小。在相同的安全强度下,ECC的系统参数、密钥尺寸与RSA、DSA相比小很多。因此,实现ECC所需的存储空间更小。这意味着椭圆曲线加密算法在存储芯片、手机智能卡、物联网、无线网络和移动设备等资源受限的环境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计算量小,处理速度快。在相同的安全强度下,ECC的计算速度比RSA、DSA快。这为ECC代替RSA体制在密钥交换、加密、签名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如今我国密码管理局要求我国各部门、各公司的软硬件中都支持椭圆曲线密码标准S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50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