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自动分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4866.2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3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锋;彭晓亮;许晨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铁马专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52 | 分类号: | B65B43/52;B65B43/44;B65B3/04;B65B3/28;B65B57/04;B65B37/04;B65B7/2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罗庆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自动 分发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品自动分发系统,包括餐盒输送带,沿餐盒输送带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餐盒上料装置、自动上菜装置和出餐控制器;所述自动上菜装置包括饭菜仓、下料通道和称重装置,所述称重装置设置在下料通道上,所述下料通道两端分别位于饭菜仓和餐盒输送带餐盒输送位置的上方。本发明通过自动输送上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品自动分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电视剧中那种坐下来等上半个小时,再慢慢吃顿午餐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有的,人工打饭顾客无法根据自己的需求确定量,一般只能按照打饭人员自行把握。最主要的是,人工打饭短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不适用特殊场景的紧张节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品自动分发系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食品自动分发系统,其包括餐盒输送带,沿餐盒输送带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餐盒上料装置、自动上菜装置和出餐控制器;所述自动上菜装置包括饭菜仓、下料通道和称重装置,所述称重装置设置在下料通道上,所述下料通道两端分别位于饭菜仓和餐盒输送带餐盒输送位置的上方。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了餐盒上料装置自动上餐盒,并通过输送带输送,再利用下料称重装置后给予饭菜供应至餐盒,在输送至出餐位置。上述过程可以通过机械自动完成,实现上餐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旋转盘的俯视图。
图3为落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定位推板和引导面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5为自动下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切割轴和刀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称重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餐盒输送带1、餐盒上料装置2、自动上菜装置3、密封装置4、出餐控制器5、扫码装置6、控制模块7、旋转盘21、固定盘22、饭菜仓31、切割装置32、称重装置33、餐盒放置腔211、落口221、引导面222、定位推板223、切割轴321、刀板322、称重轴331、称重板332、称重传感器333、振动托环351、振动弹簧352、振动电磁铁353、振动筒354、导向柱35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食品自动分发系统,包括餐盒输送带1,沿餐盒输送带1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餐盒上料装置2、自动上菜装置3和出餐控制器5;所述自动上菜装置3包括饭菜仓31、下料通道和称重装置33,所述称重装置33设置在下料通道上,所述下料通道两端分别位于饭菜仓31和餐盒输送带1餐盒输送位置的上方。
本发明通过自动派发餐盒、食材称重派发和出餐控制,达到自动出餐的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2-4所示,所述餐盒上料装置2包括餐盒仓和餐位控制器,所述餐盒仓包括固定盘22和旋转盘21;所述旋转盘21转动连接在固定盘22上方;旋转盘21的其中一个圆环上均匀设有若干餐盒放置腔211,所述固定盘22上设有供餐盒滑落的落口221,所述餐位控制器包括弧形引导面222和定位推板223,所述引导面222一端与落口221相接,另一端与餐盒输送带1相接,所述定位推板223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餐盒输送带1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铁马专用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铁马专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48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粉加工除尘机
- 下一篇:一种蓝牙通信智能井盖检测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