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玄武岩纤维板与混凝土界面拉剪粘结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54594.6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1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唐站站;韦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玄武岩 纤维板 混凝土 界面 粘结 性能 测试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玄武岩纤维板与混凝土界面拉剪粘结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混凝土棱柱体(1)、变截面混凝土棱柱体(2)和玄武岩纤维板(3),变截面混凝土棱柱体(2)与混凝土棱柱体(1)接触一端为截面变径区域,变截面混凝土棱柱体(2)背离接触面的另一端为截面不变区域,变截面混凝土棱柱体(2)与混凝土棱柱体(1)在中间接触面部位截面尺寸相同;变截面混凝土棱柱体(2)截面变径区域的截面尺寸沿着远离中间接触面的方向依次增大,且变截面混凝土棱柱体(2)的截面变径区域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等于初始剥离角度;
混凝土棱柱体(1)、变截面混凝土棱柱体(2)的相对两侧面分别贯通全长粘贴玄武岩纤维板(3);玄武岩纤维板(3)对应变截面混凝土棱柱体(2)的截面不变区域的一段通过紧固件锚固;混凝土棱柱体(1)与变截面混凝土棱柱体(2)在中间接触部位安装水平放置的位移计(8);位移计(8)两端跨越混凝土棱柱体(1)和变截面混凝土棱柱体(2)的交界面;玄武岩纤维板(3)外表面中心线上粘贴有应变片(9);
混凝土棱柱体(1)和变截面混凝土棱柱体(2)的中心轴线对齐且各自中心轴线上分别穿设一钢筋(5),钢筋(5)的两端伸出对应端面设置,钢筋(5)的两端连接加载设备,位移计(8)和应变片(9)分别连接测试仪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板与混凝土界面拉剪粘结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棱柱体(1)和变截面混凝土棱柱体(2)各自对应接触面设有绝缘管,绝缘管的两端分别套设在对应侧的钢筋(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板与混凝土界面拉剪粘结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管为聚氯乙烯绝缘管(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板与混凝土界面拉剪粘结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紧固件为玄武岩纤维布(4),通过截面不变化区段四面缠绕粘贴若干层玄武岩纤维布(4)将玄武纤维板(3)紧密包裹以锚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板与混凝土界面拉剪粘结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应变片(9)等距间隔粘贴在玄武岩纤维板(3)外表面中心线上。
6.一种玄武岩纤维板与混凝土界面拉剪粘结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尺寸和初始剥离角度制作混凝土棱柱体(1)和变截面混凝土棱柱体(2)的模板框架,
步骤2,在模板框架中心轴线处打孔,混凝土棱柱体(1)和变截面混凝土棱柱体(2)的钢筋(5)背离接触面的远端放置打孔部位,两根钢筋(5)对应接触面的近端均分别套设在同一绝缘管的两端内,确保两根钢筋(5)在同一条直线上;
步骤3,向模板框架内浇筑混凝土并按照标准条件养护指定天数后可拆除模板框架,并得到接触面一侧截面尺寸完全相同的混凝土棱柱体(1)和变截面混凝土棱柱体(2);
步骤4,把切割好的玄武岩纤维板(3)粘贴于混凝土棱柱体(1)、变截面混凝土棱柱体(2)的相对两侧面;玄武岩纤维板(3)一部分粘贴于混凝土棱柱体(1)的侧面,另一部分粘贴于变截面混凝土棱柱体(2)的侧面,且粘贴后玄武纤维板(3)在结构纵沿着变截面混凝土棱柱体(2)表面形成一个初始剥离角度,
步骤5,玄武岩纤维板(3)对应变截面混凝土棱柱体(2)的截面不变区域的一段通过紧固件锚固;
步骤6,在粘贴于混凝土棱柱体(1)的玄武岩纤维板(3)外表面中心线上按照试验需要粘贴应变片(9),以测量玄武岩纤维板(3)在受力过程中的应变分布和变形大小;
步骤7,在混凝土棱柱体(1)和变截面混凝土棱柱体(2)两侧对接触面处各布置一个位移计(8),位移计(8)两端跨越混凝土棱柱体(1)和变截面混凝土棱柱体(2)的交界面,
步骤8,把位移计(8)和应变片(9)与测试仪器相连接,同时件两端的钢筋(5)与加载设备相连接并进行界面性能测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板与混凝土界面拉剪粘结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模板框架对应混凝土棱柱体(1)和变截面混凝土棱柱体(2)中间接触部位放置隔板,以便两者分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459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