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边坡生态恢复工程的植生土混凝土及施工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054338.7 申请日: 2020-09-29
公开(公告)号: CN112142419A 公开(公告)日: 2020-12-29
发明(设计)人: 陈建国;佘晓彬;刘鲁强;陈春;黄旭升;郭晋川;吴光军;周靖靖;陈德伟;满志强;杜念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4B28/06 分类号: C04B28/06;E02D17/20;A01C1/06;A01C7/00
代理公司: 南宁东之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代理人: 杨秋慧
地址: 530000 广西壮***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适用于 生态 恢复 工程 生土 混凝土 施工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边坡生态恢复工程的植生土混凝土及施工方法,所述植生土混凝土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水泥0.5%~4%、土壤17~21%、水12~14%、碎石66~68%。本发明提供的植生混凝土不仅具有一定的强度,以保证坡岸的稳定性,还能给植物提供满足日常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达到稳坡护岸,恢复边坡生态环境的目的,材料来源广泛,施工工艺简单,适用于高速公路、水库、矿山等边坡生态环境修复,能有效的抵抗雨水冲刷,避免水土流失的出现,构建良好的景观和环保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边坡生态恢复工程的植生土混凝土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交通、矿山等工程建设和开发中,经常伴有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形成了大量的裸露岩质边坡和脆弱岸坡。传统的加固边坡坡岸的方法主要有浇筑混凝土框格梁、混凝土面板、挡土墙等,这些方法施工简单、抗冲刷性和稳定性好,但却忽视了对边坡坡岸的生态恢复及工程景观效果。因此,为了能够保证在稳坡护岸的基础上恢复边坡生态环境,提高边坡美观效果和生态效益,现阶段植生水泥土护坡技术和植生混凝土护坡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公路路堑及边坡、河湖岸坡等。

植生水泥土是一种以水泥、土壤及其他组分按适当比例混合、拌制而成的复合材料。在工程上使用喷混机械将植生水泥土、植物种子、肥料、添加剂等混合物浆体喷射到坡面,形成约10cm厚度的多孔稳定结构层,从而使种子可以在空隙中生长。植生水泥土护坡技术是利用植物深根的锚固作用以及浅根的加筋作用对土壤进行加固,增加坡体的稳定性,最终达到保持水土、恢复边坡生态的目的。这种方法施工较为便捷,但植生基质强度低,抗压强度低于0.5MPa,在初期经受强降水时,植生基质容易被冲散脱落导致护坡失败。

植生混凝土是一种内部及表面都具有多孔结构的特殊混凝土,其内部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够填充土壤并为植物的生长提供空间。在工程上植生混凝土参照无砂混凝土拌制方法拌制后,采用小型夯实机具夯实或平板振捣器振密,再采用机械配合人工进行混凝土表层客土摊铺覆盖,然后喷播草籽,最后进行养护。植生混凝土护坡技术能够满足基本的护坡要求,还能够美化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但这种技术施工较为复杂,人工成本高,而且在实际工程中,土壤很难进入混凝土孔隙中,紫花苜蓿、碱茅草等先锋植物获取的养分有限,容易枯死。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边坡生态恢复工程的植生土混凝土及施工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植生混凝土不仅具有一定的强度,以保证坡岸的稳定性,还能给植物提供满足日常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达到稳坡护岸,恢复边坡生态环境的目的,材料来源广泛,施工工艺简单,适用于高速公路、水库、矿山等边坡生态环境修复,能有效的抵抗雨水冲刷,避免水土流失的出现,构建良好的景观和环保效应。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边坡生态恢复工程的植生土混凝土,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水泥0.5%~4%、土壤17~21%、水12~14%、碎石66~68%;所述碎石为粒径10~20mm单一粒径普通碎石,性能符合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规定。

优选地,所述土壤为广西地区的红壤,细度为80μm方孔筛筛余≤10%。

优选地,所述水泥为强度等级42.5级的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

一种适用于边坡生态恢复工程的植生土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上述配比,称量好水泥、土壤、水和碎石;

S2:将水泥、土壤和碎石倒入搅拌机干拌30s,再加入水搅拌均匀,倒出,在坡上铺设植生土混凝土,其厚度达120mm±10mm;

S3:在铺设过程中,取样并装入150mm×150mm×150mm的试模中,用于测试植生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43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