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nco718合金异形薄壁环件的辗轧成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3746.0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9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H1/06 | 分类号: | B21H1/06;B21J5/08;B21J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100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nco718 合金 异形 薄壁 成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nco718合金异形薄壁环件的辗轧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开放式的胎模锻造成形方法,来实现镍基高温合金锥形薄壁环件锻造成形,首先将镍基高温合金棒材经镦粗、冲孔、辗轧成矩形截面环坯;然后经过胎膜锻造制成锥形薄壁环件。该方法可有效地降低该镍合金薄壁环成形过程中温降速率,并且该方法仅需阳模,减少模具投入,降低制造成本。该方法适用于镍基高温合金锥形薄壁环件的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件的锻造成形方法,特别是涉及了一种Inco718合金异形薄壁环件的辗轧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2014年04月02日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CN103691853A(申请号:CN201310686736.4)公开了镍基高温合金矩形环坯轧制成形为异形薄壁环的方法。该专利采用方法是:把安规格下料的镍基高温合金棒材加热规定的锻造温度后经镦粗、冲孔后预轧成矩形环坯。再将环坯重新加热到锻造温度后装入轧环机经调至特定的主辊及锥辊转速,以特定的轧制力将芯辊的进给速度逐渐增大,使矩形环坯与芯辊连续转,并使矩形环坯不断被咬如轧制型腔,从而保证了后续轧制过程能连续、平稳的进行,后续再将芯辊进给速度进行特定的调整,从而获得形状、尺寸合格的异形薄壁环件。
2013年12月18日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CN103447768A(申请号:CN201310377203.8)公开了一种GH4169合金大型异形截面环坯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将GH4169合金棒材以一定的加热方式加热到设定温度后,经镦粗、冲孔、辗轧成矩形截面环坯;再以一定的压力并配合阴模及阳模分多次成形,有效控制工艺余料的流向,保证环件的成形尺寸。
第一种通过轧制成形虽然能获得理想的薄壁环,但需要多套模具,成形工序复杂,对于一些小型的异形薄壁环,无形之中增加大制造成本。第二种方法成形的情况下,因薄壁环厚度薄,成形过程中温降过快,环坯易超出终锻温度,造成锻件组织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提供一种开放式的胎模锻造成形方法,来实现镍基高温合金锥形薄壁环件锻造成形,可有效地降低该镍合金薄壁环件成形过程中温降速率,并且该方法仅需阳模,减少模具投入,降低制造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Inco718合金异形薄壁环件的辗轧成形方法,其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将镍基高温合金棒材置于1000℃~1080℃炉膛内加热,保温时间为:棒材的有效厚度×0.8min/mm;将保温后的镍基高温合金棒材取出,进行镦粗、冲孔制成一次环坯;将一次环坯回炉加热至1000℃~1080℃,保温时间为:棒材的有效厚度×0.4min/mm;将保温后的一次环坯取出,进行第一次轧制,径向进给速度v=2.1mm/s,轴向进给速度vs=1.3mm/s,变形量为30%,轧制成二次环坯;将二次环坯回炉加热至1000℃~1080℃,保温时间为:棒材的有效厚度×0.4min/mm;将保温后的二次环坯取出,进行第二次轧制,径向进给速度v=1.6mm/s,轴向进给速度vs=0.8mm/s,变形量为35%,轧制成三次环坯;
将所述三次环坯置于准备好的阳模上,操作锻压机以F为10MN~36MN的压力将三次环坯往下压,使三次环坯内壁与阳模的外壁贴合,合并平整三次环坯两端面,取出阳模,得到锥形薄壁环件。
优选地,所述阳模的外壁与竖直方向呈一定的角度α,并且10°≤α≤30°。
优选地,所述高温合金为Inco718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37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