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跨时隙调度的方法和用户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3571.3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6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威德;李承训;廖怡茹;廖培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5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张劼;周倩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跨时隙 调度 方法 用户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时隙调度的方法和用户设备(UE)。该方法包括由UE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基站接收RRC配置,该RRC配置包括用于跨时隙调度的一个或多个RRC配置最小适用调度偏移值;当UE在PDCCH上接收到DCI时,对所述DCI进行解码,其中,所述DCI包括用于活动BWP的最小适用调度偏移指示符;以及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RRC配置最小适用调度偏移值和所述最小适用调度偏移指示符,确定用于活动BWP的最小适用调度偏移值。根据本发明,可以针对以跨时隙调度操作的UE的活动BWP,动态地调整最小适用调度偏移值(最小K0/K2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广播信道设计,更具体地,关于在下一代5G新无线电(new radio,NR)移动通信网络中的跨时隙调度(Cross-Slot scheduling)调整(adaptation)。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统由于其简单的网络架构而提供了高峰值数据速率、低延迟、改进的系统容量以及较低的运营成本。LTE系统还提供了与较早的无线网络(例如GSM、CDMA和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ystem,UMTS))的无缝整合。在LTE系统中,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包括与称为用户设备(UE)的多个移动台进行通信的多个演进的Node-B(eNodeB或eNB)。对LTE系统进行了增强,以便它们可以达到或超过高级国际移动通信(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Advanced,IMT-Advanced)第四代(4G)标准。
在毫米波频带的情况下,下一代5G NR系统的信号带宽估计将增加至高达数百MHz(对于低于6GHz的频带),甚至会增加到GHz的值。此外,NR峰值速率要求会达到20Gbps,这超过了LTE的十倍。在毫米波技术、小型小区接入和非授权频谱传输下,5G NR系统中的三个主要应用包括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超可靠的低延迟通信(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和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还支持在载波内对eMBB和URLLC进行多路复用。
在LTE/NR网络中,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传输的下行链路(DL)调度或上行链路(UL)调度。通常地,PDCCH可以被配置为占据子帧中的前一个、前两个或者前三个OFDM符号。PDCCH承载的DL/UL调度信息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DCI格式是预定义的格式,其中DCI由服务基站形成并在PDCCH中单播(unicast)到每个UE。
每个UE都需要监视PDCCH以获取可能的数据调度信息,即使在数据没有被调度的时段期间。对于节省功率(power-saving)机制,提出了跨时隙调度的概念。在DL跨时隙调度下,网络可以通知UE:在PDCCH与该PDCCH调度的DL数据包之间存在保证最小时间间隔的K0时隙。类似地,在UL跨时隙调度下,网络可以通知UE:在PDCCH与该PDCCH调度的UL数据包之间存在保证最小时间间隔的K2时隙。如果没有DL/UL数据被调度,则UE可以因此省略不必要的射频(RF)操作。UE能够将更有效的接收器配置用于PDCCH接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35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