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柱式桥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3383.0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0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邓秦峰;杨平波;蒲翠玲;宋萍;何广宝;董党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交科桥梁隧道加固维护工程有限公司;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D19/08;E03F5/14;E03F3/02;E02D27/42;E02D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阳光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1 | 代理人: | 李满红 |
地址: | 03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柱式 桥梁 结构 | ||
1.一种桩柱式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水管(1),所述下水管(1)设置在桥面主体的下方,且向桩柱结构延伸,所述下水管(1)的上端与桥面主体的排水孔相连通;
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设置在桩柱结构上、且沿桩柱结构的高度方向布置;
过滤箱组件(2),所述过滤箱组件(2)具有过滤箱基座(23)、下过滤箱(22)、弹簧(24)和第一过滤箱(21),所述过滤箱基座(23)与所述排水管(3)的上端通过卡箍(5)连接在一起,所述下过滤箱(22)的导向管(222)活动设置在所述过滤箱基座(23)的第三连接孔(231)内,所述下过滤箱(22)的下端安装有精过滤网(223),所述弹簧(24)套设在所述导向管(222)上、且位于所述过滤箱基座(23)的上孔(232)内、并且抵挡在所述上孔(232)的底面与所述下过滤箱(22)的上连接部(221)的下端面之间,所述第一过滤箱(21)的筒体(211)的下部的环形凸台(2111)活动连接在所述下过滤箱(22)的上端的上连接孔(226)内,所述筒体(211)的上部的第二连接孔(215)活动套设在所述下水管(1)的下端的圆台(11)上,所述环形凸台(2111)内设有粗过滤装置(25);
具体地,所述粗过滤装置(25)具有骨架层(252)和粗滤网层(251),所述粗滤网层(251)连接在所述骨架层(252)的上部,所述粗滤网层(251)具有本体部(2511),所述本体部(2511)上设置有若干个缝隙(2513),若干个缝隙(2513)均由所述本体部(2511)的中心位置向所述本体部(2511)的边缘延伸,并将所述本体部(2511)划分成若干个瓣状部(2512);
所述骨架层(252)具有环形圈(2521)和若干个支撑片(2522),若干个支撑片(2522)倾斜设置在所述环形圈(2521)上;
若干个支撑片(2522)的前端连接在所述环形圈(2521)的内壁上,相邻的两个支撑片(2522)连接在一起,若干个支撑片(2522)的末端形成一中心漏孔(2523);
所述支撑片(2522)与部分环形圈(2521)围成第二漏孔(2525);
相邻的两个支撑片(2522)的前端与另一部分环形圈(2521)之间围成第一漏孔(2524);
若干个支撑片(2522)均匀设置在所述环形圈(2521)上;
所述支撑片(2522)具有一对弧形段(25221)和一对直杆段(25223),一对弧形段(25221)的前端均连接在所述环形圈(2521)的内壁上,一对直杆段(25223)的前端均通过第一过渡段(25222)连接在相应的弧形段(25221)的末端,一对直杆段(25223)的末端通过一第二过渡段(25224)连接在一起;
一对直杆段(25223)相对倾斜设置,一对直杆段(25223)之间的夹角为35°~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柱式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一对直杆段(25223)之间的夹角为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交科桥梁隧道加固维护工程有限公司;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交科桥梁隧道加固维护工程有限公司;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33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隐私信息保护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页岩开采生态监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