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2675.2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9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增文;孙剑锐;李力衔;高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中水 厂区 道路 喷洒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井、提升井、调节池、初沉池、集水池、水解酸化池、生化反应池、二沉池、中水池、中水传输装置和喷洒装置;所述污水经过所述格栅井过滤后依次经过所述提升井和所述调节池后进入所述初沉池进行初步沉淀,经过初步沉淀的所述污水依次经过所述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处理和所述生化反应池厌氧生物处理后进入所述二沉池进行二次沉淀,所述污水经过二次沉淀后成为中水,所述中水流入至所述中水池中,所述中水池内设有回用泵,所述中水池内的中水在所述回用泵的作用下通过所述中水传输装置传输至所述喷洒装置中。通过设置新的喷洒抑尘系统,替代洒水车,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节能环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民众广泛关注的问题。尤其对于国内的在建项目厂区来说,生活污水造成的大量宝贵水资源失去了利用价值。另外施工现场为了达到环保要求采取的洒水车喷洒道路抑制扬尘,不仅增加了洒水车租赁成本,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水资源的浪费。
中水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其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内污水(下水)之间,亦故名为“中水”。大量用在厕所冲洗、园林和农田灌溉、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对于在建项目施工厂区来说,中水的利用通常还在绿植灌溉、洒水车道路喷洒等,中水资源的利用量、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率仍有不足,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通过设置新的喷洒抑尘系统,替代洒水车,节约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生活产生的污水经排放管路排出,所述道路喷洒抑尘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井、提升井、调节池、初沉池、集水池、水解酸化池、生化反应池、二沉池、中水池、中水传输装置和喷洒装置;所述污水经过所述格栅井过滤后依次经过所述提升井和所述调节池后进入所述初沉池进行初步沉淀,经过初步沉淀的所述污水依次经过所述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处理和所述生化反应池厌氧生物处理后进入所述二沉池进行二次沉淀,所述污水经过二次沉淀后成为中水,所述中水流入至所述中水池中,所述中水池内设有回用泵,所述中水池内的中水在所述回用泵的作用下通过所述中水传输装置传输至所述喷洒装置中。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中,所述格栅井的内部设有人工格栅,所述人工格栅用于节流所述污水中的悬浮物或漂浮物。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中,所述提升井内设有第一提升泵,所述第一提升泵用于将污水提升至所述调节池中。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中,所述调节池内设有pH值监控设备和pH值调节设备,所述pH值监控设备和所述pH值调节设备用于稳定所述调节池内的污水的pH值。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中,所述集水池内设有第二提升泵,所述集水池内的污水通过所述第二提升泵输送至所述水解酸化池中。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中,所述二沉池内设有污泥回流泵,所述二沉池内的污泥通过所述污泥回流泵回流至所述生化反应池中。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中,所述喷洒装置能够对景观、植被和道路进行喷洒。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利用中水的厂区道路喷洒抑尘系统中,所述中水传输装置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管道和若干输送泵,所述管道与所述喷洒装置连通,所述输送泵将所述中水由所述管道输送至所述喷洒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26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