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油勘探无线节点的抓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2472.3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8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谭勇强;陶知非;黄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思畅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 |
代理公司: | 广东良马律师事务所 44395 | 代理人: | 马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勘探 无线 节点 抓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油勘探无线节点的抓取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装设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连杆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有夹持组件,由所述驱动组件控制连杆机构联动,带动夹持组件抓取或释放无线节点。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夹持稳定性好,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人工长时间抓取劳动强度较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抓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油勘探无线节点的抓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勘探时,需要通过无线节点(即检波器)作为基础数据的采集,进而分析不同深度地层的属性、构造的形态等,从而初步判断是否具备生油、储油条件,最后提供钻探的井位。此外还可对该区域进行地震勘探,以保证日后石油勘探的安全。
现有的无线节点安装过程中,先需要人工将无线节点放置安装面上,再通过施加外力将其压装入工作面上,人工操作效率低下;同时,因为人工压装所施加外力的不同,可能会导致无线节点受到损伤,其压装工作面的深度不一致,也会影响到无线节点采集数据的精准程度。此外,无线节点在数据采集完成后还需要收回,人工收回无线节点时,劳动强度较高、速度较慢、成本较高。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油勘探无线节点的抓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线节点安装与收回过程中,人工操作效率低下、劳动强度较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油勘探无线节点的抓取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装设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连杆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有夹持组件,由所述驱动组件控制连杆机构联动,带动夹持组件抓取或释放无线节点。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板和两个同步板,所述夹持板位于两个同步板之间,所述夹持板的一侧设置有保护板,所述夹持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侧边设置有复位弹簧。
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板、缓冲弹簧、固定座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插设于固定座上,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座接触,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缓冲板接触,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一端设置于固定架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活动装置与缓冲板连接。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爪手,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与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与第一连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的下端与爪手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与固定架连接,所述爪手的下端与夹持组件连接。
所述第二连杆为弯折状,且弯折部与固定架铰接。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传动件和移动件,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件连接,所述传动件与移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移动件与两端与连杆组件连接;所述传动件的侧边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滑动设置于移动件上,且导向柱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固定架上。
所述缓冲板上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侧边设置用于补光的红外光源和用于测定与无线节点间距的第一距离传感器。
所述连杆机构为两个,且相对设置于固定架的两侧。
所述固定架上还设置有吹气部,所述吹气部的吹气口倾斜设置,且朝向夹持组件之间。
所述吹气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思畅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思畅未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24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晶圆键合方法
- 下一篇:唤醒设备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