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写字楼停车场智能车位锁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52143.9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韩沂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E01F13/04;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金铭 |
| 地址: | 100016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写字楼 停车场 智能 车位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写字楼停车场智能车位锁,该智能车位锁包括吊顶安装座、转臂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单元,所述吊顶安装座包括具有开口的安装槽,并且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向下设置;所述转臂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并且所述转臂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物联网系统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运动,所述转臂机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从所述安装槽内伸展出形成对停车位上方空间的遮挡或者收缩进所述安装槽内,以锁定停车位或者解除对停车位的锁定,从而避免了由于车位锁位置较低,司机容易因盲区误驶进停车位造成车辆损伤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位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写字楼停车场智能车位锁。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停车难逐渐成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矛盾问题。在各大写字楼的地下停车场中,经常会有在写字楼内上班的员工长期租用或购买部分车位,并利用车位锁将自己租用或购买的车位锁定。
现有技术中,停车位的车位锁一般为机械式车位锁,可以根据需求以锁定的状态竖立,以防止车位被其他人使用。但是,这种机械式车位锁位置较低,其他偶尔在此停车并处于驾驶位的司机容易因盲区而看不见车位锁,所以容易错将汽车驶进以为空旷但已经被车位锁锁定的停车位,进而会容易对车身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写字楼停车场智能车位锁,该智能车位锁通过吊顶安装座安装在停车场对应停车位的天花板上,或者与设置在停车位的吊架装配,用户可以无线发送操作指令控制转臂机构在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间转换,以实现对停车位的锁定和解除锁定,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车位锁位置较低,司机容易因盲区误驶进停车位造成车辆损伤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写字楼停车场智能车位锁。
该写字楼停车场智能车位锁包括吊顶安装座、转臂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吊顶安装座包括具有开口的安装槽,并且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向下设置;
所述转臂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并且所述转臂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与物联网系统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运动,所述转臂机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从所述安装槽内伸展出形成对停车位上方空间的遮挡或者收缩进所述安装槽内,以锁定停车位或者解除对停车位的锁定。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的纵截面呈“凸”字形,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底部;所述转臂机构包括第一转臂结构和第二转臂结构,所述第一转臂结构和所述第二转臂结构相对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转臂结构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转臂结构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臂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臂结构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转臂结构和所述第二转臂结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同步伸展或收缩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臂结构包括第一上转臂和第一下转臂,所述第一上转臂的上端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上转臂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下转臂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一下转臂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转臂结构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臂结构包括第二上转臂和第二下转臂,所述第二上转臂的上端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上转臂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下转臂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下转臂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下转臂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齿轮、从动齿轮和电机,所述驱动齿轮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上转臂上端和第二上转臂上端分别设有转动齿轮,所述第一上转臂上端的转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上转臂上端的转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21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