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广角镜头及成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2077.5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5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高博;李伟娜;韩建;兰喜艳;曾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6 | 分类号: | G02B13/06;G02B13/18;G02B1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1 | 代理人: | 刘云青 |
地址: | 330096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广角镜头 成像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广角镜头及成像设备,超广角镜头由八片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组成,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光阑,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滤光片,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组成胶合镜片。本发明提供的超广角镜头,采用八片全玻璃镜片,通过合理搭配各镜片的光焦度组合,达到了温度控制好、日夜共焦、芯片兼容性好等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广角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高清摄像及监控行业的迅猛发展,会议记录摄像镜头以及监控摄像镜头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无论是会议记录还是摄像监控均要求镜头具备超广拍摄角度,还要在白天黑夜均具有清晰的成像效果,因此超广角镜头得到了广泛运用。
现有技术当中,目前使用的超广角镜头普遍存在总长大、视角偏小、温度控制差、日夜不共焦、芯片不兼容等缺陷,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广角镜头,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广角镜头,由八片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组成,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接近平面;光阑;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第六透镜的物侧面接近平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组成胶合镜片;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以及滤光片,滤光片设于第八透镜与成像面之间。其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均为玻璃球面镜片,第五透镜、第八透镜为玻璃非球面镜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成像元件及第一方面提供的超广角镜头,成像元件用于将超广角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超广角镜头,采用八片全玻璃镜片,通过合理搭配各镜片的光焦度组合,实现了温度控制好、日夜共焦、芯片兼容性好的有益效果,其中:
(1)本发明中的超广角镜头采用6片玻璃球面与2片玻璃非球面镜片混合搭配使用,一方面使镜头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另一方面使镜头的像差得到有效校正且具有高低温产生焦点漂移量小的优点,可适应不同的温度场合,温控效果好。
(2)本发明中的超广角镜头采用8片镜片,并通过合理搭配各镜片的光焦度组合,可达到240°以上的超大视场角,且达到日夜共焦的效果,其中采用2片非球面镜片能有效提高镜头的成像质量的同时,又能降低镜头的光学总长,以确保白天和黑夜都能够拍摄高清晰的图像。
(3)本发明中的超广角镜头第八片镜片使用非球面镜片,能够良好的控制入射到成像面的主光线角度达到30°以上,提升了镜头的芯片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标注了入射光线的超广角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超广角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超广角镜头的F-Theta畸变曲线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超广角镜头在可见光谱的MTF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20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钴掺杂碳纳米管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开合设备及开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