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组合式法兰的自动化装配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2070.3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6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雄;王振华;罗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山联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王锦霞 |
地址: | 52972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组合式 法兰 自动化 装配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组合式法兰的自动化装配设备,包括机台、电气控制系统和间隙分度机构,间隙分度机构设于机台上并与电气控制系统独立连接,机台上沿间隙分度机构的转动方向还依次设有分别与电气控制系统独立连接的:金属法兰储料分离机构、金属法兰上料机构、注塑主体输送机构、注塑主体上料机构、压入机构、成品下料机构。本发明通过间隙分度机构中间隙凸轮分隔器带动分度盘步进式循环转动形成环形生产线,采用间隙分度机构能够节省整个生产线所占用的空间,每一个组合法兰模具依次转动到各个工位进行处理,通过电气控制系统控制各个机构进行自动化装配步骤,减少了劳动力的消耗,不会存在敲打产生噪声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合法兰加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组合式法兰的自动化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组合式法兰由注塑主体和金属法兰两部分结合而成,其装配时需要将注塑主体压入到金属法兰中;现有的装配方法是人工装配,在作业面上,作业人员将注塑主体与金属法兰对准,作业人员通过锤子敲打木质压板,压板受力于主体将金属法兰打入注塑主体的安装倒扣内才完成装配。这种装配方式对人工生产的劳动强度消耗较大,敲打时会发出较大的噪响,生产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大批量的生产需求。
中国专利CN108518541A公开了“一种组合法兰及其装配方法”其装配步骤为a、制作两个结构相同且形状为半圆环的法兰组件,两个法兰组件的首尾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卡接板和一个缺口,所述卡接板和一个缺口分别位于半圆环基座的轴向两侧;b、将其中一个法兰组件反向放置,该法兰组件中的卡接板和缺口分别与另一个法兰组件上的缺口和卡接板配合连接以使两个法兰组件形成一个圆环结构。其组合法兰的结构为两个半圆环组合而成,且其技术方案并没有公开一整套组合法兰的装配设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背景技术所述的现有装配方式对人工生产的劳动强度消耗较大,敲打时会发出较大的噪响,生产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大批量的生产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组合式法兰的自动化装配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组合式法兰的自动化装配设备,包括机台、电气控制系统和间隙分度机构,所述间隙分度机构设于所述机台上并与所述电气控制系统独立连接,所述机台上沿所述间隙分度机构的转动方向还依次设有分别与所述电气控制系统独立连接的:
金属法兰储料分离机构:用于叠放待装配的金属法兰并将金属法兰一一分离;
金属法兰上料机构:用于将所述金属法兰储料分离机构分离出来的金属法兰转移到所述间隙分度机构中的对应工位上;
注塑主体输送机构:用于将待装配的注塑主体依次输送到下一工位中;
注塑主体上料机构:用于将所述注塑主体输送机构输送过来的注塑主体转移到所述间隙分度机构中仅放置有金属法兰的工位上;
压入机构:用于将所述间隙分度机构中已同时放置有金属法兰和注塑主体的工位上的注塑主体压入到对应的金属法兰中形成组合式法兰;
成品下料机构:用于将经过所述压入机构处理后的组合式法兰进行抓取下料。
进一步的,所述间隙分度盘机构包括间隙凸轮分隔器以及设于所述间隙凸轮分隔器上的分度盘,所述间隙凸轮分隔器与所述电气控制系统独立连接,所述分度盘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组合法兰模具,所述组合法兰模具包括模具腔以及位于所述模具腔内的导向轴、金属法兰模具、注塑主体模具和复位弹簧,所述导向轴穿设在所述复位弹簧中,垂直于所述分度盘所在平面设置,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模具腔的内腔底部、另一端位于所述金属法兰模具处,所述金属法兰模具位于所述注塑主体模具与所述复位弹簧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法兰模具的数量为4个;所述金属法兰上料机构、注塑主体上料机构、压入机构和成品下料机构与所述4个组合法兰模具依次一一对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山联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鹤山联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20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