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柱形爆炸容器外层复合材料等效弹性模量的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1683.5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7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甘云丹;韦丁;焦文俊;毛伯永;袁建飞;魏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3/26;G06F119/02;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孝明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爆炸 容器 外层 复合材料 等效 弹性模量 计算方法 | ||
1.一种柱形爆炸容器外层交错环向缠绕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效弹性模量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方法按照以下式子计算:
A11=cos4α/E1+0.25(1/G12-υ12/E1-υ21/E2)sin22α+sin4α/E2
A12=A21=0.25(1/E1+1/E2-1/G12)sin22α-(υ12/E1)(sin4α+cos4α)
A22=sin4α/E1+0.25(1/G12-υ12/E1-υ21/E2)sin22α+cos4α/E2
式中:
Ec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柱形爆炸容器交错环向缠绕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等效模量;
Eeff为单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柱形爆炸容器外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环向模量,即等效模量;
hn为第n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厚度;
hc为n层复合材料的总厚度。
α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缠绕倾角;
E1为每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沿纤维方向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
E2为每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垂直于纤维方向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
G12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剪切模量;
υ12,υ21分别是沿纤维方向和垂直于纤维方向的泊松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未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168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