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负离子采集器标定方法和装置以及装置的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1585.1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0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孚;黄桂林;廖成章;侯盟;卓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创旭新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T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张春慧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负离子 采集 标定 方法 装置 以及 操作方法 | ||
一种空气负离子采集器标定方法和装置以及装置的操作方法,其中空气负离子采集器标定方法,包括:以预设辐射剂量照射一定体积的封闭或非封闭的空气,生成预设数量的负离子;释放所述预设数量的负离子;所述预设数量的负离子用于被空气负离子采集器捕获,以标定空气负离子采集器。本发明利用辐射源对空气进行辐照,生成预设数量的负离子,再以预设数量的负离子标定空气负离子采集器,能保证空气负离子采集器达到足够的精度,测量稳定性好、重复性好、一致性好、可溯源,能很好地支持空气负离子测量仪的相关国家标准制订。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负离子测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负离子采集器标定方法和装置以及装置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负离子是带负电荷的单个气体分子和轻离子团的总称。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是产生空气负离子的重要场所,在空气净化、城市小气候等方面有调节作用。一般而言,生态环境好的地方,空气负离子含量较高;而在环境较差的地方,空气负离子含量较低。其浓度水平是空气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环境问题是各级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当前各地政府践行中央有关环境建设政策的重要共识。随着环境治理不断深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好。但是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洁净空气、无污染空气,生态空气、清新空气已经成为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以空气负离子作为特色的景区、地域不断增加,大大促进了人民群众以养生、健康为目的的旅游、休闲、娱乐活动。当前,各地纷纷兴起天然氧吧评选、康养休闲基地建设等十分有利于人民身心健康的项目,其中空气负离子含量是各类生态环境评比、考核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但空气负离子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仪器来测量,如何准确地测量空气负离子含量成为重要问题。
空气负离子具有很强的活跃性,表现出波动性和不稳定性,这给精确测量带来很大难度。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空气负离子测量仪一般采用比对法、等效电流法进行标定,这两种方法因原理所限,导致这类仪器普遍存在测量精度低、一致性差、重复性差、无法溯源等缺陷,以致于多次在全国性的天然氧吧评选活动中,气象、林业权威专家屡次质疑负离子数据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市场迫切需要解决仪器标定校准问题。
因缺乏科学的标定校准方法,导致空气负离子检测行业长期缺乏相关国标支持,不仅约束了行业发展,也加剧了供需矛盾。目前,空气负离子观测方法已经位列2019年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清单里,行业急需的国家标准建设已经开始。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能精确标定空气负离子检测仪的测量精度,为仪器提供标准计量标定方法。其意义在于,有利于推进有关空气负离子测量仪标定的相关国家标准建设,推动行业稳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目前,现有技术的校准方法精度低、稳定性差,无法准确标定空气负离子测量仪器。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量精度高,测量稳定性好、重复性好的空气负离子采集器标定方法和装置以及装置的操作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负离子采集器标定方法,包括:以预设辐射剂量照射空气,生成预设数量的负离子;释放所述预设数量的负离子;所述预设数量的负离子用于被空气负离子采集器捕获,以标定空气负离子采集器。
可选地,所述以预设辐射剂量照射空气,生成预设数量的负离子,包括:以预设辐射剂量照射预设密度空气,生成预设数量的负离子。
可选地,所述以预设辐射剂量照射预设密度空气,生成预设数量的负离子,包括:以预设辐射剂量照射预设密度的空气,使所述预设密度的空气吸收所述预设辐射照射量;所述预设密度的空气吸收所述预设辐射照射量生成预设数量的负离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创旭新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创旭新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15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